"萍姐,你刚才提到的那个女孩……"我的话语在半途停滞,犹豫着不知如何继续。
"嗯?"她手中的小勺轻轻搅动着咖啡,目光投向窗外,"其实那个女孩就是你。我弟弟他至今仍旧惦念着你呢。"
我怔住了,没承想故事的主人公居然就是我自己。窗外的阳光穿透玻璃,洒落在桌面上,恰似当年在图书馆里,杨律师读书时那温暖的光景。原来,这些年来,我总以为自己在逃离过往,却不曾想那段记忆也深植于他人的生命之中。
"所以……"我的声音微微颤抖,"你今日邀我出来,是受你弟弟所托吗?"
萍姐笑了,眼角浮现出温柔的细纹:"不,我只是想告诉你,人生的转折点,有时就藏在一杯苦涩的咖啡里。就如同你选择了图书馆,我选择了法律一般。"
这一刻,我突然领悟了她所说的“选择”的含义。阳光、咖啡、书香,还有那些未曾言说的心绪,在这个午后交织成了一幅别样的画卷。
之后的日子重归宁静,恰如萍姐所言,她让我懂得了人生的选择。我也时常想起她口中的弟弟,萍姐姓杨,那她的弟弟自然也姓杨,那不就是杨帆吗?虽然我有些难以置信,但至少我知晓了杨帆的心思。
后来我在图书馆工作时,确实发现了杨帆的踪迹。只不过,这几回,我心中平添了几分悸动。我不敢靠近他,只敢在远处悄悄观察。他依旧和年少时一样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脸上的稚气已然褪去。他的身影在图书馆的书架间穿梭,每当他专注地查找书籍时,我都仿佛看到了曾经的他,那个充满朝气与梦想的少年。看着他的侧脸,我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那些关于过去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绪之中。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又或许是萍姐那天的话点醒了我。在那个充满阳光的午后,我坐在图书馆熟悉的位置,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追忆似水流年》。杨帆就坐在离我不远处的桌边,认真地翻阅着一份法律文献。
他的神情专注而沉静,时不时用笔在本子上做着记录。我望着他的侧脸,回忆起萍姐说过的话:"我弟弟他现在还在想着你呢。"这句话像一首温柔的曲子,在我心里反复回响。
那天我鼓起勇气,在他离开后悄悄走近那张桌子。在他的笔记本旁,我发现了一枚掉落的书签。那是一张印有图书馆老建筑图案的精美卡片,背面工整地写着:"致曾经的回忆——感谢那些在图书馆的日子。"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这不是巧合,这是一个信号。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整理他常去的阅览区,把最新到的法律书籍放在他习惯坐的位置。偶尔我们会在书架间相遇,交换一个礼貌的微笑,却又匆匆别过。
直到那个雨天,他撑着一把黑色的伞走进图书馆,手里拿着一本有些破旧的《民法典》。这一次,他没有急着离开,而是走向我的工作台,轻声问道:"这本书里的书签,是不是你放的?"
我抬起头,看见他眼镜片上还挂着未干的雨珠,眼神里闪烁着少年时才有的光芒。这一刻,所有流逝的时光仿佛都回来了,带着图书馆特有的纸墨香气,和那个改变命运的下午一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