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刚下班,我接到一通电话,疲惫的大脑还没反应过来,队长的声音已经从听筒那端传来:"有新案子,医院太平间有情况,现在过来。"我看了眼窗外阴沉的天色,一口气堵在胸口,正准备回家的计划彻底泡汤了。
路上下起了小雨,雨刮器有节奏地扫过挡风玻璃,发出"吱嘎"的声响。我驾车穿过城市拥挤的街道,雨水打在车窗上,模糊了外面的霓虹灯光。
市第三医院停尸房位于地下一层,一进门就能感受到那股特有的消毒水混合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我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又见面了,齐警官。"法医老刘正在门口等我,他脸上的表情比往常更加凝重。
"情况怎样?"我一边问一边穿上隔离服。
"很不寻常,"老刘推了推眼镜,"是医院保洁人员发现的,一个废弃的医疗废物箱里,装着一具尸体。"
"医疗废物箱?"我皱眉。这可不是常见的藏尸手段。
刚踏入太平间内部,我的同事小王已经在现场拍照取证。她见我来了,朝我点点头。
"设备出问题了,"小王一边调整相机一边说,"太平间的备用电源突然断了,监控录像只保留了一半,正在修复。"
正说着,太平间的灯忽然闪烁了几下,随后彻底熄灭。一瞬间,整个空间陷入黑暗,只有仪器上的指示灯发出微弱的光亮。
"怎么回事?"我本能地绷紧了神经。
"别紧张,应该是线路老化,"老刘的声音在黑暗中传来,"等备用发电机启动就好。"
几秒后,应急灯亮起,为这个死寂的空间带来了昏黄的光线。
在这微弱的光线下,我看清了那个医疗废物箱。标准的黄色塑料箱,上面印着医疗废物的标志,但比普通的要大些,估计是为了装载大型医疗垃圾设计的。箱盖敞开着,露出里面蜷缩的尸体。
"死者是男性,约三十五岁左右,"老刘戴上手套,仔细检查着,"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24至36小时之间。"
我走近观察,死者穿着一件深色高领毛衣,牛仔裤,脚上是一双看起来价格不菲的皮鞋。他的手腕上戴着一只金属表带的手表,看起来不像是普通人家能消费得起的。
"没有明显外伤,"老刘继续说道,"但胸腔和腹腔有不自然的凹陷,可能是生前遭受重击。"
小王正在死者的衣物中寻找身份线索,突然发现了什么:"齐哥,你看这个。"
她小心翼翼地从死者衬衫口袋里取出一张皱巴巴的会员卡,属于城里一家高级健身俱乐部。卡片背面印着"江河"两个字。
"江河?这是他的名字吗?"我接过会员卡,仔细端详。
"不确定,我马上让技术科查一下这家俱乐部的会员信息。"小王掏出手机,快速拨通了电话。
这时,太平间的灯重新亮起,整个房间顿时明亮起来。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查看死者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