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镇子,几十年前因罂粟产业兴盛,堪比一座小城。现在,随着最后一名贩毒头目的处决,一切化为泡影。当地派出所所长钱志刚,每每路过那早已荒芜的原毒枭住宅,总是感慨不已。
至今,提起王三,镇上的老人仍能滔滔不绝地讲上几个小时。
有人说他从一个小杂货铺老板,利用人脉和狠辣的手段,逐渐掌控了整个镇的毒品产业,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地下皇帝。十里八乡的大小官员见了他,都得毕恭毕敬。
有人说他出手阔绰,一掷千金,曾在一夜之间买下半条街的商铺,豪车名表数不胜数。他的别墅群占据了整座山头,佣人侍卫成群,比当地政府还气派。
还有人说,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他手下依然有上百号亡命徒,地盘扩张到周边四个县,年轻人不是被他收买,就是被他威胁,就连警察都不敢轻易招惹他。
但钱志刚知道,王三最终的归宿,不过是法院门口那张执行死刑的通告,和山区某处无人知晓的坟墓。
1、山脚下的小铺子
1992年,南方的雨季总是漫长而湿热。安县河边镇的一处集市上,几名拆迁队员正与坚持留守的小商贩们陷入僵持。
"老板,这片要盖商业广场了,大家都搬走了,就剩你一家,签个字,拿了补偿赶紧另找地方吧。"拆迁负责人李刚擦着额头的汗,语气中带着不耐烦。
一个穿着朴素的中年男子站在自家杂货铺门口,固执地摇着头:"我祖上传下来的铺子,凭什么说拆就拆?那点补偿款连在镇上重开一间铺子都不够。"
这个固执的杂货铺老板名叫王三,本地人,三十出头,相貌平平,要不是这次拆迁,李刚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小人物。
李刚从口袋掏出烟,递给王三一支,被对方婉拒。他点燃自己那支,深吸一口,耐着性子解释:"王老板,这是县里的重点项目,已经定了,不是我能做主的。你要提要求,我可以帮你向上反映,但这拆迁是肯定的。"
王三的眼神扫过不远处虎视眈眈的几个年轻工人,嘴角扯出一丝苦笑:"李主任,我也知道你为难,但这铺子是我全部家当,爷爷传给父亲,父亲传给我,二十多年了,我能去哪?"
双方僵持不下,远处几个年轻力壮的拆迁队员按捺不住,其中一个大步走来,伸手就要去掀王三身后的塑料帘子:"磨磨唧唧的,看看里面有什么宝贝,非得死守着!"
王三眼疾手快,一把抓住那人的手腕:"这是我家,你没权利进去!"
没想到那年轻人反手一推,王三瘦弱的身躯踉跄后退,撞上门框,额头擦破了皮,沁出血珠。
"老实点!识相的赶紧搬走,要不然明天推土机来了,你和你的破铺子一起埋了!"年轻人呸了一声,转身要走。
就在这时,王三忽然变了一个人似的,从柜台下摸出一把菜刀,眼神凶狠地盯着那个年轻人:"你再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