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销售领域的资深顾问,过去十年间,我曾在华为、阿里和腾讯这三家科技巨头担任销售管理职务。今天,我想以一个专业销售主管的角度,帮助那些刚入行或想要转行到销售领域的朋友避开常见陷阱,并掌握正确的薪酬谈判技巧。
首先,我总结了三类在销售职位面试中的典型错误。
第一类我称之为"回避型",通常表现为:
一、我相信贵公司肯定会按照我的业绩给到合理提成。
二、薪资不是我最关心的,我更看重的是能否接触到优质客户资源。
三、基本工资高低无所谓,关键看业绩提成比例。
四、我没有特别的薪资期望,只要能让我发挥所长就好。
这些答案听起来似乎很谦虚,很有"奉献精神",但实际上会让面试官认为你要么缺乏职业规划,要么就是不敢直面薪资问题。销售岗位本身就需要谈判能力和明确表达诉求的勇气,你连自己的薪资都不敢谈,怎么能让公司相信你有能力为客户争取最佳方案呢?
回避薪资问题并不会给你加分,反而暴露了你在商业谈判中可能存在的软弱和不自信。记住,销售职位最看重的就是清晰的目标感和谈判能力。
第二类错误是"情感化"表达:
一、我刚买了房子,月供压力很大,希望薪资能高一些。
二、上一家公司待遇不够好,所以我想找个工资更高的工作。
三、我有两个孩子要养,家庭开支很大,需要更高的收入。
这种以个人情感和生活需求为由的薪资诉求,在职场谈判中几乎毫无说服力。企业聘用你是因为你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而不是因为同情你的家庭负担。将私人情感因素带入职场谈判,会让面试官怀疑你是否能够理性地处理销售中的各种复杂情况。
第三类是"不专业型"错误:
一、"我看招聘网站上类似岗位的薪资都是这个数,所以我也要这么多。"
二、"我听说你们公司的销售都能拿到很高的提成。"
三、"我同学在你们竞争对手那里拿这个数,我觉得我不应该比他低。"
四、"我希望比现在的工资高50%,这是我换工作的底线。"
这些表述暴露了缺乏专业思维和市场认知。你的薪资应该基于你能为公司带来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的横向比较或武断的百分比涨幅。销售行业尤其如此——各公司的产品、客户群体和销售难度各不相同,薪资结构自然也有差异。
了解企业的薪资逻辑至关重要。一般来说,销售岗位的薪酬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基本工资(保底)、业绩提成(核心)、季度/年度奖金、股票期权(大公司)和其他福利待遇。不同公司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公司基本工资较高而提成比例较低,有的则恰恰相反。
销售行业的薪酬谈判核心在于证明你的"稀缺价值"。这包括:你的客户资源、行业人脉、过往业绩记录、特定市场的开拓能力、复杂销售场景的谈判技巧等。这些才是真正能够支撑你薪资要求的"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