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言刚踏入唐人街那家古朴的中药房,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药香。“张师兄,好久不见。”她轻声唤道。
那位身穿白大褂的中年大叔闻声停下手中捣药的动作,抬头看见是知言,急忙迎上前去,“师妹!你可算来了。”
“这位是我师妹,知言。”张师兄侧身指向知言,又朝周围的人介绍道,“师妹,这几位都是在岛国开医馆的同行,跟我是挚友。”
“各位前辈你们好。”知言微微颔首,礼貌地打着招呼。众人一下子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攀谈起来。
“你好呀,我姓王,喊我王哥就行。老张早和我提过你。”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兴奋地说着。知言新近培育出一种鸡血藤,那藤比寻常的要大上一倍,药效更是翻番,采样当天就送检,次日报告出炉,这事在医疗圈传得沸沸扬扬。(私设)
“知言你好,我是隔壁做产后修复的,叫我赵姐就好。”一位面容和善的女子笑眯眯地说。
“小同志你好,我从东京来的,喊我赵叔就行。”旁边的赵叔也跟着打招呼。
“王哥你好,你的头发真不错呢,平日怎么打理的呀?”知言好奇地问。
“赵姐你好,您的皮肤保养得太好了。”知言由衷称赞。
“赵叔您好啊,能在东京工作,真让人佩服。”知言的眼睛亮晶晶的,言语真挚,惹得大家笑声不断。
“好啦好啦,别这么客气了,快请坐。”张师兄已让人备好了茶,众人纷纷落座。
“闲话少叙,这次是为了青少年体育比赛的事。孩子们打闹起来没个轻重,怕留下后患,所以请我们中医过来协助,咱们分配下任务吧。”张师兄推了推眼镜,沉稳地说。
“师妹,你就随我在关东地区,师父说你基础扎实,正好借此机会实践一番。”张师兄看向知言。
“好的,师兄。”知言点头应允。她理论知识深厚,但实践经验匮乏,正想借这个比赛多多锻炼。
“赵叔,关中地区就交给您了,能忙得过来吗?”张师兄关切地询问。
“放心吧,我把老朋友也拉来帮忙。”赵叔拍着大腿,一脸笃定地说。
“那关西地区就交给你们俩了。”张师兄看向王哥和赵姐。赵姐爽快地点头表示没问题,王哥却有些迟疑。
“那个,张哥,我媳妇预产期快到了,我可能……”王哥挠着头支吾着,他此番前来就是为了这事。
“哟,嫂子快生啦?啥时候呀?”赵姐惊讶地问。
“嘿嘿,下个月九号,是个闺女。”王哥不好意思地挠着头傻笑起来。
“闺女好啊!比那些淘小子强多了。”赵叔激动地接过话茬。他本就不喜皮猴子,家里几个男孩,大的变声期嗓子像公鸭叫,小的前几天还把他种的菜踩了个稀巴烂,现在越发羡慕有闺女的人家了。
“嘿嘿,嘿嘿。”王哥满脸骄傲,可转念想起正事,脸色骤变,板着脸说:“我得在医院照顾媳妇,虽说有护工,我还是不放心。”
“王哥你放宽心,有我呢!”赵姐拍着胸脯打包票。他们共事多年,彼此知根知底。王哥的媳妇因身体缘故,三十岁才得了这一胎,自然格外上心,赵姐对此也能体谅。
“多谢赵姐。”王哥感激地说。
“等你媳妇生完娃,到我店里来,给你打个八折。”赵姐拍着王哥的肩膀,顺便推销自己的产后修复店。
“好嘞。”王哥点头答应。
“那关西地区就全权交给赵姐你了,你能应付得来吗?”张师兄略带担忧地问。
“哼!你还信不过我!又不是我一个人忙活,不是还有助手嘛。”赵姐翻了个白眼。
“也是啊。”张师兄笑着摸了摸后脑勺,说道:“那就这么定了,有需求在群里说。”
“对了师妹你还没有进群呢,来先进群。”张师兄拿出手机把知言拉进群里。
“等比赛开始了会有通知,我们只需要在医疗区就行,你也可以到处逛逛,看看他们的比赛,比赛会持续三个月,里面的内容还挺丰富的。”
“谢谢师兄,我会的。”知言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