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答应你。”苏清河声音低沉。
韩若雪松了口气:“谢谢你,清河。我就知道你一定会答应的。”
下午,苏清河在医院见到了韩若雪说的那对父子。父亲叫李明,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孩子叫小辉,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瘦得皮包骨头。
李明看到苏清河,眼里充满了期待:“您就是韩医生说的苏警官吧?谢谢您愿意来见我们。”
苏清河点了点头,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他看着小辉,孩子闭着眼睛,呼吸微弱。
“医生说,小辉的心脏功能已经很差了。”李明声音哽咽,“我们等了很久了,一直没有合适的配型。”
“你们是怎么知道……”苏清河顿了顿,“死刑犯捐献心脏的事情的?”
李明叹了口气:“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说现在有死刑犯捐献器官的先例。我想,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想试试。”
苏清河心里很复杂。他不知道该怎么告诉李明,这件事有多么艰难,多么不确定。
他只是一个警察,不是器官捐献的负责人,更不是能决定谁能获得捐献的人。
但他看着李明和小辉,心里却生出了一股强烈的同情。
“李先生,这件事我尽量帮你去了解。”苏清河说,“但是,结果我不能保证。”
“我明白,我明白。”李明连连点头,“只要您愿意帮忙,我就感激不尽了。”
离开医院,苏清河去了警局。他找到负责死刑犯执行的相关部门,询问了关于器官捐献的事情。
得到的信息是,确实有死刑犯捐献器官的案例,但流程非常严格,需要罪犯本人签署同意书,家属同意,并且经过多方评估。
而且,器官捐献是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需要按照排队顺序进行配型和移植。
苏清河心里有些失望,但又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生命面前,没有人应该拥有特权。
他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韩若雪,韩若雪听了也很无奈。
“看来,小辉的事情只能看运气了。”韩若雪叹了口气,“希望能尽快找到合适的配型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清河继续忙碌于他的工作。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小辉的事情。
他偶尔会给李明发个信息,询问小辉的情况。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还在等”。
直到有一天,苏清河接到李明的电话。电话里,李明的声音带着哭腔。
“苏警官,小辉他……他走了。”
苏清河心头猛地一痛,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刺了一下。
“李先生,节哀。”他干巴巴地说出这句话。
“谢谢您,苏警官。”李明的声音很轻,“谢谢您之前愿意帮助我们。”
挂断电话,苏清河坐在那里,久久不能平静。
那个才十岁的孩子,就这样离开了。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还没来得及感受生命的精彩。
他想到了小雅,想到了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早逝的生命。
生命是多么脆弱,又多么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