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为您创作这个甜蜜故事的第21个特别番外篇!本章将聚焦于温旎和简予琛如何应对中年职业转型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互相支持彼此的新人生方向。
以下是第21个特别番外"中年转职大冒险"的完整章节剧情:
#章节概要:
- **职业倦怠**:45岁的温旎在时尚行业感到灵感枯竭,而48岁的简予琛也开始质疑金融行业的价值,两人同时面临中年职业危机却不敢告诉对方,各自默默忍受。
- **意外发现**:温旎在整理衣柜时偶然发现简予琛藏在西装袋里的烹饪学校宣传册,震惊之余意识到丈夫也有未实现的梦想,与此同时简予琛也看到了温旎浏览陶艺课程的搜索记录。
- **勇敢坦白**:在一次深夜长谈中,两人终于坦白各自的职业迷茫和隐藏多年的梦想——温旎想开陶艺工作室,简予琛则渴望成为专业厨师,两人惊讶于彼此的默契却又担心年龄和经济压力。
- **支持系统**:经过激烈讨论,他们决定互相支持对方的转型,利用简予琛的理财专长和温旎的设计眼光,为彼此制定五年过渡计划,将看似冲动的梦想变成可行方案。
- **全新开始**:在结婚20周年纪念日,两人一起递交辞呈,简予琛报名高级烹饪课程,温旎则租下郊外工作室,女儿们送来定制围裙和陶艺工具作为祝福,一家人在笑声和泪水中庆祝父母勇敢追梦。
本次写作重点在于展现中年夫妻如何面对职业倦怠,勇敢追求第二人生,并通过互相支持和务实规划将梦想变为现实,体现成熟爱情中不仅是激情更是伙伴关系的力量。
---
# 第21特别番外:中年转职大冒险
温旎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设计稿,手指悬在数位板上方已经二十分钟了。往常源源不断的创意此刻像干涸的井,任凭她如何挖掘都空空如也。屏幕上那个半成品连衣裙设计平庸得让她想摔笔。
"温总监,客户在问秋冬系列进度..."助理小林探头进来,看到温旎的表情后立刻改口,"我告诉他们还需要几天?"
温旎勉强点头,目光扫过墙上那些获奖设计——十年前的她能在一杯咖啡的时间里迸发五个绝妙点子,现在却连一个像样的轮廓都画不出来。
"谢谢,就说...我在精益求精。"她挤出一个专业微笑。
小林离开后,温旎转向窗外。四十五岁,事业有成,经济自由,家庭美满——她有什么资格不满?可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感像钝刀割肉,一点点消磨着她的热情。
手机震动起来,是简予琛的信息:"今晚加班,不用等我吃饭。"
温旎松了口气。最近她越来越难在简予琛面前伪装一切如常,那个男人总能一眼看穿她的情绪。结婚二十年养成的可怕默契。
收拾东西时,她的目光落在办公室角落那团包裹上——里面是她偷偷购买的陶艺入门工具。三个月前,一次偶然的陶艺体验课让她找到了久违的心流状态,捏陶时那种纯粹的快乐让她想起刚入行时的设计热情。
但一个四十五岁的知名设计师突然转行做陶艺?业界会怎么看她?家人会理解吗?温旎叹了口气,把包裹往抽屉深处推了推。
---
回到家,温旎决定整理衣柜转移注意力。简悦和简欣都在大学,简怡也高中住校了,空巢生活给了她太多独处时间。
当她整理简予琛的西装区时,一个厚重的信封从一件很少穿的礼服外套里滑出来。温旎本能地要放回去,却瞥见了"烹饪艺术学院"的字样。
好奇心战胜了道德感。她打开信封,里面是一所顶级烹饪学校的宣传册,扉页上还有招生主任的亲笔留言:"简先生,感谢您参观我校,随时欢迎您加入我们的职业厨师课程..."
温旎坐在地上,宣传册在手中微微颤抖。简予琛?学烹饪?那个能把煎蛋做成炭块的男人?
记忆碎片突然串联起来——最近半年简予琛频繁的"加班",他手机里新增的美食APP,厨房里偶尔出现的高级食材...她原以为只是中年男人的新爱好,没想到竟是职业转型的野心。
温旎小心翼翼地把宣传册放回原处,心砰砰直跳。她从未想过事业如日中天的简予琛也会有职业倦怠。投资银行是他的身份标识,就像设计是她的灵魂一样。如果连他都想改变...
床头柜上的笔记本电脑还开着。温旎走过去想关机,却看到浏览器标签里赫然列着:"45岁学陶艺晚吗"、"陶艺工作室启动资金"、"成功转行案例"...
她猛地合上电脑,脸颊发烫。原来他们各自怀揣着秘密梦想,又各自以为对方会反对。
---
凌晨一点,简予琛轻手轻脚地进门,却发现温旎坐在厨房岛台前,面前摆着两杯红酒。
"还没睡?"他松了松领带,眼下带着疲惫的青黑。
温旎推过一杯酒:"聊聊?"
简予琛敏锐地看了她一眼,慢慢坐下:"出什么事了?"
"你先说。"温旎直视他的眼睛,"烹饪学校是怎么回事?"
简予琛的手指在杯沿顿住了。片刻沉默后,他苦笑一声:"我就知道瞒不过你。"
"为什么瞒我?"温旎声音发紧,"你觉得我会反对?"
"不是反对...是不想让你担心。"简予琛转动酒杯,"我们刚还清房贷,简怡还有三年大学..."
"所以真的是认真的?你想做厨师?"
简予琛的眼神突然变得生动起来,像年轻人谈起初恋:"记得我们蜜月时在托斯卡纳那个小餐馆吗?主厨让我进厨房学做意面...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纯粹的快乐,不涉及数字、策略或竞争,只是创造美味的满足感。"
温旎从没见过这样的简予琛——眼中闪着光,描述着面团在手中的触感,酱汁的香气...这个她认识了二十多年的男人突然展现出全新的一面。
"为什么现在才说?"她轻声问。
"因为太荒谬了。"简予琛自嘲地摇头,"四十八岁从零开始?放弃七位数年薪去厨房从学徒做起?"
温旎突然站起来,走向书房。回来时手里拿着她的笔记本电脑。她打开浏览器历史记录,那些陶艺搜索记录赫然在目。
这次轮到简予琛瞪大眼睛:"你想学陶艺?"
"不只是学..."温旎深吸一口气,"我想开个工作室,全职做陶艺。"
沉默笼罩了厨房。然后,简予琛突然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
"有什么好笑的!"温旎恼火地问。
简予琛擦去眼角笑出的泪水:"我们在干什么?像两个青少年似的藏着梦想不敢告诉对方?"
温旎愣了一下,也跟着笑起来。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我们是不是疯了?在这个年纪还想重头开始?"
简予琛握住她的手:"可能是疯了。但..."他认真地看着她,"我支持你。"
"我也支持你。"温旎回握,"但现实问题呢?收入、保险、孩子的学费..."
"这就是我的专长了。"简予琛眼中闪过熟悉的精光,"如果有谁能把疯狂的梦想变成可行计划,那就是我们。"
那晚,他们聊到凌晨三点,不是作为丈夫和妻子,而是作为两个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伙伴,分享恐惧与希望,计算数字与可能。
---
接下来的一个月,表面一切如常,暗地里两人却在精心策划一场"生活政变"。简予琛利用金融专长,重新规划了家庭财务:缩减不必要的开支,调整投资组合,甚至联系了几家愿意雇佣"大龄学徒"的米其林餐厅。
温旎则开始悄悄清理设计工作室,联系陶艺设备供应商,还报名了一个专业课程。每当自我怀疑袭来——"我太老了"、"这太冒险了"——她就想起简予琛书桌上那张字条:"如果不是现在,何时?如果不是我们,谁?"
他们决定在结婚二十周年纪念日那天一起递交辞呈,作为送给彼此的礼物。但在那之前,还需要过孩子们这一关。
周末视频通话时,简悦、简欣和简怡出现在屏幕上,各自在大学的宿舍里。
"爸妈有事情宣布。"简予琛罕见地有些紧张,"关于...我们的职业规划。"
温旎接过话头:"爸爸打算辞去投行工作,去学专业烹饪。"
"我要关掉设计工作室,全职做陶艺。"简予琛补充道。
屏幕上的三张脸凝固了几秒钟。然后——
"终于!"简悦推了推眼镜,"我等这个宣布等了五年。"
"什么?"温旎和简予琛异口同声。
"妈,你每次路过陶艺店都像小孩看见糖果店。"简悦翻了个白眼,"至于爸,你最近看的烹饪视频比财经新闻还多。"
简欣插嘴:"而且你们俩这半年都魂不守舍的,像青春期少年似的。"
最小的简怡最直接:"你们早该这么做了!什么时候开始?"
温旎眼眶发热。她准备了那么多说服孩子的理由,却没想到最需要说服的其实是自己——相信自己值得追求新的快乐,即使在这个年纪。
"结婚纪念日那天。"简予琛回答,声音因情绪激动而略显沙哑,"不过会有过渡期,不会影响你们的生活费和学费..."
"爸!"简悦打断他,"我们都有奖学金和兼职工作。去做让你们快乐的事吧。"
简欣点头:"是啊,你们抚养我们时牺牲够多了。"
简怡则兴奋地说:"我可以当你们的食品造型师!陶艺餐具配上爸的料理,绝配!"
温旎和简予琛相视一笑。二十年前,他们决定携手共建家庭;二十年后,孩子们鼓励他们重新追寻自我。这大概就是爱最美好的循环。
---
结婚纪念日当天,温旎和简予琛起了个大早。两人像准备上战场的士兵一样,郑重地穿上职业装——为了最后一次以设计师和投资银行家的身份出门。
"准备好了吗?"简予琛系好领带,伸手帮温旎整理衣领。
温旎深吸一口气:"比第一次结婚还紧张。"
简予琛大笑,亲吻她的额头:"这次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他们各自前往公司,约定中午在第一次约会的那家咖啡馆见面。
递交辞呈的过程比想象的轻松。温旎的老板甚至松了口气:"老实说,你最近的设计...很一般。可能真的需要充电了。"
简予琛的合伙人则更为实际:"随时欢迎你回来做顾问。现在餐饮业投资很热,你的双重身份会是优势。"
中午,当温旎走进咖啡馆时,简予琛已经坐在他们当年的老位置等候。桌上放着两杯咖啡和...一个长方形的礼盒。
"这是什么?"温旎坐下问道。
"打开看看。"
温旎解开丝带,掀开盒盖——里面是一套专业的陶艺工具,每件都刻着她的名字和今天的日期。
"我也有礼物送你。"她从小包里掏出一把钥匙,"烹饪学校旁边的工作室租约。光线很好,离你上课的地方只有五分钟路程。"
简予琛接过钥匙,手指微微发抖:"我们真的这么做了?"
"是啊,疯子。"温旎笑着握住他的手,"接下来怎么办?"
简予琛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五年计划,第一步..."
"等等,"温旎打断他,"今天先不要计划。今天...就庆祝吧。"
他们像二十年前的年轻人一样,在咖啡馆里规划着不切实际的梦想,不在乎旁人眼光地接吻,为未知却令人兴奋的未来干杯。
回家路上,温旎的手机响了。是女儿们的群聊视频请求。接通后,三张笑脸挤在屏幕里,背景似乎是简悦的大学宿舍。
"惊喜!"简怡喊道,"看我们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镜头转向桌子,上面摆着两个包装精美的礼物。在女儿们的催促下,温旎和简予琛拆开了快递包裹。
温旎的是一件手工染制的围裙,上面绣着"世界最佳陶艺家";简予琛的则是厨师帽和一套刀具,刀柄刻着"米其林未来之星"。
"我们集资买的!"简欣骄傲地说。
简悦补充:"别担心钱的问题,我们都商量好了。简怡明年就毕业,我可以申请博士奖学金..."
"停。"简予琛声音哽咽,"今天不谈钱,只谈...谢谢。"
温旎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对着屏幕送出飞吻。
挂断电话后,两人站在曾经满是孩子吵闹声、现在安静得出奇的房子里,看着对方手中的礼物,突然同时大笑起来。
"知道吗,"简予琛擦去笑出的眼泪,"我有点期待我们的'中年危机'了。"
温旎踮脚亲吻他:"谁说这是危机?这是...冒险。"
她拉着他的手走向厨房。今晚,将由未来的大厨简予琛主刀,未来的陶艺家温旎打下手,做一顿可能不完美但充满希望的晚餐。而明天,他们将一起踏入未知却令人兴奋的第二人生——不是作为父母,不是作为职场精英,只是作为温旎和简予琛,两个依然敢做梦的中年人。
---
**接下来故事可能会沿着这些方向发展**:
- **艺术融合**:温旎的陶艺作品将意外融合她多年的设计经验与新的艺术表达,形成独特风格,为后续在艺术界崭露头角埋下伏笔。
- **商业嗅觉**:简予琛的金融头脑与烹饪热情结合,使他发现高端餐饮市场的空白,为未来创立特色餐饮品牌奠定基础。
- **女儿反哺**:简悦正在攻读心理学博士,她的专业研究将帮助父母更好地应对中年转型期的心理挑战,展现子女与父母角色的美妙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