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宇内万国纪:风诡云谲
本书标签: 古代  历史  古代     

林泽与岐阜

宇内万国纪:风诡云谲

回程的路走得格外轻快。货郎的马车上堆满了各国的信物:冰原的冰晶石、火山的熔岩币、沼泽的干莲花,还有个木盒,里面装着沙漠部落刻着符号的石头。当马车碾过一条新修的石板路时,路牌上的字让艾拉停住了脚步——“林泽城”。

“这城去年才建好,”货郎勒住缰绳,指着远处被密林环绕的城墙,“是南方海国和西部联盟一起修的,专门给来往的商队歇脚。”

进了城才发现,这里的房屋一半是海国的吊脚楼样式,一半是西部的石砌屋,市集上的货币更是五花八门:有人用新币买海国的咸鱼,有人用贝壳换联盟的铁器,连穿长袍的学者都在和渔民讨价还价,手里举着的《新史》上还沾着鱼鳞。

“你们是从城邦来的?”一个梳着双辫的姑娘拦住他们,她的围裙上绣着麦穗和海浪,“我爹是织工,说当年有个叫艾拉的姑娘,用麦穗纹的货币换过他织的布。”

姑娘带着他们去看林泽城的铸币坊。坊主竟是当年那个被面包师女儿打出来的织工儿子,如今他正教学徒们在新币上同时刻上海浪和麦浪。“我媳妇说,货币就得像这城一样,能装下两种故事。”他指着枚刚铸好的新币,边缘还留着两个小孔,“穿根绳,一半挂海国的贝壳,一半挂城邦的麦穗,多好。”

离开林泽城时,姑娘往他们车里塞了袋新烤的鱼麦饼——用海国的鱼干和城邦的麦粉做的,咬一口,既有海的咸鲜,又有麦的清香。货郎笑着说:“这饼就像林泽城,把不搭界的东西揉在一起,反倒成了新味道。”

再往前走了半月,远远看见一座依山而建的城池,城墙上的旗帜很特别:左边是稻穗,右边是齿轮,中间绣着枚新币。“这是岐阜城,”货郎指着旗帜,“北边矿国和东部稻乡合建的,城里一半人挖矿,一半人种稻,听说连吵架都用两种语言。”

进了城,果然听见两种口音在交织:矿工们操着粗嗓门讨论新矿洞的位置,农夫们用柔和的语调商量稻种的收成,而他们手里的货币,全是统一的新币——正面是齿轮,背面是稻穗,正是当年艾拉在铸币坊见过的那种“麦穗与齿轮”的样式。

“十年前,矿国和稻乡还在打仗呢。”守城的老兵给他们递水,水壶是用旧矿灯改的,“就因为矿国的银锭换稻乡的米,总觉得亏。现在好了,用这新币,一个齿轮换三捧米,明明白白,谁也不亏。”

岐阜城的市集中央,立着座奇怪的雕像:左边是举着矿镐的矿工,右边是捧着稻穗的农夫,两人手里共同托着枚巨大的新币。艾拉走近了才发现,雕像底座上刻着行字:“挖出来的和长出来的,都是活命的根。”

在岐阜城的铸币坊,他们遇见了位白发老者,正眯着眼看学徒铸币。他手里的拐杖顶端,嵌着枚最早的方形银锭——是矿国当年的货币。“我年轻时总觉得,银锭比稻子金贵。”老者敲了敲拐杖,“直到那年闹饥荒,一锭银子换不来一碗米,才明白,能让人活下去的,才是真金白银。”

离开岐阜城时,老者送给艾拉一幅画:画里,矿洞的灯光和稻田的月光融在一起,照亮了一枚滚落在地的新币,币面上的齿轮和稻穗,在光里像活了一样。

马车继续前行,林泽城的鱼麦饼香和岐阜城的稻花香在车斗里缠绕。艾拉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忽然发现,那些原本各有疆界的国家,正在被新币和麦种悄悄连缀成一片——林泽城的海浪与麦穗,岐阜城的齿轮与稻穗,就像无数个榫卯,把不同的世界牢牢拼在了一起。

“快到城邦了。”弟弟忽然指着远处的炊烟,那炊烟在暮色里连成一片,像极了他们走过的路。

艾拉摸了摸怀里的画,忽然想起铸币匠说过的话:“货币是桥,但真正让桥立住的,是过桥的人。”此刻她终于懂了,那些被新币连起来的城池,那些因麦种而相识的人,早已把“差异”织成了“共生”的网,让这个曾被等级割裂的世界,慢慢长出了同一片土壤。

而城邦的方向,城墙根下的麦田正等着他们——那里,有更多新的种子,正等着被播向更远的地方。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上一章 差异共享 宇内万国纪:风诡云谲最新章节 下一章 四季央西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