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历2159年,卡兹共和国的干涉使局势更加复杂。反抗同盟在卡兹武器的支持下,开始能够与泰伦舰队展开正面对抗。泰伦帝国为了巩固控制,开始重新开采赤铀矿,并将大部分产出用来制造更多武器。这种"以矿养战"的策略,使艾科斯的赤铀产量在短短三年内翻了三倍。
星际联盟理事会本应介入调停,但在大国利益面前却显得无力。联盟内部分裂为支持泰伦和支持卡兹的两大阵营,使得本应中立的调停机构沦为大国博弈的另一个战场。
战争的残酷性逐渐显现。泰伦军队为了控制矿区,对抵抗的矿工家庭实施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反抗同盟则针对与泰伦合作的本地人进行暗杀和报复。艾科斯的社会结构开始崩溃,传统的家族联盟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军事需要的新型组织结构。
星历2162年,情势发生了重大转折。被星际企业家和军火商称为"星际奇才"的阿塔尔·辛格进入了这场博弈。
辛格出身于诺维恩星系的富商家族,曾在星际联盟军事学院受训,后来成为卡兹共和国的军事顾问,拥有丰富的星际战略眼光和资源。他看到了艾科斯赤铀的战略价值,决定亲自参与这场争夺。
辛格首先以私人身份进入艾科斯,与反抗同盟建立联系。他以个人财富为后盾,为反抗同盟提供了先进的采矿设备和武器系统。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一套整的赤铀开采、加工和运输网络,使反抗同盟能够将赤铀卖给星际黑市,获取更多资金。
辛格的加入彻底改变了战争性质。他建议反抗同盟不再只是进行游击战,而是控制特定矿区,建立自己的"能源王国"。在他的指导下,反抗同盟开始系统性地开采赤铀,将其中30%用于武装自己,70%出售获取利润和武器。
这种"以矿养战"的模式在艾科斯迅速扩散。到星历2165年,艾科斯已经形成了多个互相敌对的武装势力,每个势力都控制着几个赤铀矿区,以维持自己的军事行动。而这些武装势力背后,往往站着不同的星际势力或财团。
艾科斯的赤铀产量在战争期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皮特曼估计,仅星历2165年,从艾科斯运出的赤铀就占到了全宇宙产量的86%。矛盾的是,这种高产量并没有使当地居民受益,反而加剧了战争的烈度和社会的分裂。
星历2168年,辛格的立场发生了微妙变化。他开始认识到单纯的军事对抗无法解决问题,开始寻求政治解决方案。他联合几个主要矿区的武装力量,组建了"艾科斯统一阵线",并提出了建立独立自治政府的主张。
这一主张得到了部分矿工家族的支持,但遭到了泰伦帝国的强烈反对。泰伦帝国加强了军事打击,摧毁了统一阵线控制的几个主要矿区。辛格不得不转入地下,继续组织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