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夏,上海陆家嘴。
我站在“沙海科技”大厦前,玻璃幕墙上流动的广告光带组成蝰蛇图腾,却在系统滤镜下显形为乱码。黎簇的VR头盔数据显示,超过80%的《古潼京探险》玩家出现“记忆混淆”症状,他们在现实中画出的蛇纹,与古潼京地宫的石刻分毫不差。
“羽哥,我好像能‘看见’游戏里的数据流。”黎簇的视频通话带着雪花,他身处游戏服务器机房,现实中的手却在虚拟世界中变成金色触须,“苏万说这是费洛蒙能力的进化版。”
系统界面自动弹出脑波监测图,黎簇的脑电波频率与青铜门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我摸出解雨臣特制的电磁干扰器,外形是枚青铜铃铛,铃声响起时,大厦外墙上的蝰蛇光带出现裂痕,露出里面的代码:WJ-001-USER-MEMORY-STEAL。
“凌先生,久仰大名。”
沙海科技的CEO转过办公椅,竟是现实世界的汪家后人,他西装内袋露出的丝巾上绣着改良版九门图腾,“想看看我们的‘新故事’吗?”
全息投影亮起,展示的不是游戏画面,而是无数玩家的脑内世界——他们的记忆正在被拆解成数据,汇入虚拟的古潼京地宫。我看见某个小女孩的童年回忆被重塑成汪家密道,她的玩具熊变成了黑毛蛇模型。
“你们在制造‘活体数据库’。”我握紧干扰器,铃铛声震碎投影,“用读者的记忆重构汪家历史。”
CEO微笑着按下按钮,地板突然裂开,露出通往地下的数据中心。成排的服务器上缠绕着青铜藤蔓,每个硬盘都刻着玩家的名字,其中“黎簇”的硬盘正在渗出金色液体——那是费洛蒙的实体化表现。
“猜对了一半,”他拾起一枚硬盘,“我们在创造能自我进化的故事,而你们,是最好的燃料。”
虚拟世界里,黎簇的金色触须终于触到核心服务器。我同步开启钢笔的“数据写入”功能,金墨在现实世界的地板上画出三叔的“破阵符”,却在虚拟世界显形为古潼京的星图,每颗星星都是一个玩家的记忆光点。
“苏万,切断神经链接!”黎簇的声音带着失真,“羽哥,用你的记忆当诱饵!”
钢笔尖刺入掌心的瞬间,我的穿越记忆化作数据流涌入系统。虚拟世界中,古潼京地宫的墙壁开始播放我与吴邪、张起灵的冒险画面,玩家们的记忆光点受到吸引,纷纷脱离汪家的控制,在星图上组成“铁三角”的剪影。
“不可能!”CEO的脸色第一次出现裂痕,“你不是普通穿越者……”
“我是故事的守护者。”我将干扰器刺入服务器核心,青铜藤蔓发出刺耳的尖啸,“而故事,永远属于相信它的人。”
数据流暴走的瞬间,黎簇的意识回到现实,他手中握着染血的硬盘,上面刻着“凌羽·穿越日记”。沙海科技大厦的警报声中,所有服务器同时蓝屏,玩家们的脑波监测曲线恢复正常,只是每个人的记忆里,都多了一段“在古潼京与铁三角并肩作战”的奇妙体验。
现实世界的三叔几乎同时发来消息:广电总局发来贺电,沙海科技因‘文化创新’被调查。附带的文件显示,该公司的核心算法里,确实藏着汪家古籍的数字化版本。
黎簇摸着后脑勺的冷汗:“羽哥,我刚才在数据里看见……未来的你。”
“嘘——”我按住他肩膀,望向窗外。陆家嘴的摩天大楼间,青铜藤蔓的残影正在消散,某个戴着VR眼镜的白领摘下设备,对着天空微笑——他刚刚在虚拟世界里,收到了吴邪送的“安全返程”铜钱。
系统残留碎片在此刻拼成新的界面:脑波净化完成,获得能力:故事共鸣(可感知读者情绪)。我摸出钢笔,在沙海科技的访客留言簿上写下:
第二十二章 脑波迷城
当故事成为数据,当记忆成为燃料,我们始终相信:有些东西永远无法被数字化——比如勇气,比如友情,比如对奇迹的信仰。
傍晚的黄浦江畔,苏万正在调试新的AR设备,镜头里的东方明珠塔变成了云顶天宫的模样,路过的孩子们兴奋地追逐着虚拟的王胖子,他手中的烧烤摊飘出的不是油烟,而是数据化的孜然香气。
解雨臣的视频通话突然切入,他正在后台准备新戏,戏服上的青铜铃铛变成了蓝牙耳机:“凌羽,民国线的观众想看黎簇客串小副官,能安排吗?”
我调出故事中枢的“角色借用”功能,点击确认。几乎瞬间,正在陆家嘴吃炸鸡的黎簇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民国片场里穿着军装的他,对着镜头敬礼时,口袋里掉出的不是手机,而是一枚现代硬币。
钢笔在掌心轻轻发热,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无数新可能的开始。在这个科技与奇幻交织的时代,故事正在以我们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延续,而我们,永远是故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