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令人惊喜的是小组成员们的表现:李强和他的朋友们首次全科及格,林小雨和张雯从倒数几名提升到了班级中游,吴磊的文科成绩有了明显进步,程岩依然保持年级第一。
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会上点名表扬了我们学习小组,称赞我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值得全班学习"。
这一刻,我感到无比自豪。
班会结束后,王老师单独找我谈话。
"晓雨,老师想了解一下,你最近这种变化是怎么回事?"他关切地问道。
"王老师,我只是突然意识到,生活不能只有玩乐。"我坦诚地说,"我想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也想帮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方向。"
王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很高兴看到你有这样的觉悟。老师一直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潜力,只是有些人需要更多时间去发现自己。你现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还带动了其他同学一起进步,这是非常难得的。"
"谢谢您的肯定,王老师。"我真诚地说。
"对了,下个月有个市级辩论赛,学校想组队参加。我觉得你很适合当队长,你愿意吗?"王老师提议道。
我有些意外,但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挑战:"我愿意尝试。"
"那好,你可以自己挑选队员,下周给我名单。"王老师说,拍了拍我的肩膀,"加油,我相信你能带领大家取得好成绩。"
走出办公室,我心中充满了期待和责任感。辩论赛是一个展示自我和团队的好机会,我决定把它当作我们学习小组的又一个挑战。
回到教室,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
"辩论赛?听起来很有挑战性。"林小雨有些犹豫。
"但也很有趣,"张雯兴奋地说,"我一直想参加这样的活动。"
"我可以吗?"李强突然问道,"我从来没参加过这种比赛。"
"当然可以,"我鼓励他,"辩论不仅需要口才,还需要逻辑思维和团队配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价值。"
最终,我们决定组成一个包括我、林小雨、张雯、李强、吴磊和程岩的六人队伍。林与意因为已经是学校合唱团的主力,时间上有冲突,所以没有加入。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辩论训练。我们讨论各种社会热点,练习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互相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程岩的逻辑思维严谨,适合做正方一辩;吴磊虽然内向,但对数据分析非常擅长,可以担任三辩;李强直率热情,适合做四辩的结辩工作;林小雨和张雯则擅长收集资料和提出创新观点。
而我,则负责统筹全局,协调各方意见,并担任二辩的角色。
辩论赛前一周,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林与意因为突发腰伤,不能参加合唱团的表演了。她主动提出想加入我们的辩论队,帮忙做替补和资料搜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