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确实是个善良的人,但他的善良,往往过了头,甚至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触碰了民族大义的底线。
他是喜欢原主的,这点毋庸置疑。可原主背负的东西太多了:有灭绝师太的养育之恩,有在峨眉山修行期间灌输下来的信念——“驱除元虏、恢复中华”;有关于刀剑、武经的秘密,要振兴峨眉、要将武穆遗书送给抗元义军;更有灭绝以命相护的决绝。
这些责任与使命,原主从来都不敢忘。
她记得师父讲过郭靖黄蓉殉城时的悲壮,也明白郭襄执剑,破虏带刀,那一份千里传递、字字血泪的希望。
她不能失败,她必须成功。若她失败,若起义军溃败了,她对不起的,是所有死去的汉人、所有被蹂躏的百姓。
正因如此,她才会害了蛛儿,把责任嫁祸给赵敏——因为她怕她保不住这一切。原主为爱情孤注一掷一次,结局却是她与峨眉遗臭江湖。
世人总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却不知“好人若错一次,一念成魔”。这世道,好人太吃亏了。
张无忌的选择也没错。爱情,本就是一件无厘头的事。它来得毫无预兆,走得也无声无息,怎么转移、何时动心,本就不受理性控制。
周芷若对他不够坦诚,总将感情排在责任之后;赵敏却为他不顾一切,热烈又直接。他选择赵敏,是因为他渴望那份纯粹、热烈的感情,这没什么好苛责的。
但张无忌的认知,有其深层原因。他在冰火岛长大,自幼缺乏系统教育。十岁前,他受的是殷素素和谢逊的教导,之后又和胡青牛混在一起。这些人,都是明教出身。
明教对“善恶”的定义本就模糊,比如青翼蝠王吸血杀人,张无忌医好了他,他不需要杀人吸血了,就不杀了,那就“够了”,至于他曾经杀了多少无辜者,张无忌却不细究,他是明教义士。
张无忌没有见过“摔头婴”,也不知“两脚羊”。他未曾真正理解,赵敏那一刀,砍在指上的意义。赵敏只是断了个指头,又没有杀人,这不过分。他认为赵敏对他好,甚至因为赵敏对原主“留情”,便感激她仁慈——却从未设身处地去想过,这些人对整个民族做过什么。
张无忌从不追究问题的根源与本质,他只看眼前的善恶。他怜惜眼前的生命,却无法共情那些早已死去的冤魂。他的善良,常常停留在表面。他善良,但也不够深刻。
芷若,不喜欢这种人。
她宁愿对手是恶人,或至少是立场分明的中立者,也不愿面对一个只活在“善良”幻象中的人。张无忌的善良,是不辨是非的慈悲;是不问因果,只救眼前的悲悯;是温而不刚,仁而不决。是种说不出的脆弱与矛盾——温情有余,坚决不足。
这光明顶,一点不注意环保,干巴巴的,连个大点的树都没有,芷若想找个地方看热闹都不行。只能站在在人群最后面,海拔不够高,看的难受。
哎......
现在开始莫七侠大战白眉鹰王了。
宋大侠要上场了。
张无忌出场了。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惟光明故。
喜乐悲愁,皆为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看人家这企业文化,再看咱们逍遥派,真是难搞,一个比一个癫,一个比一个淡疼。哎!
张无忌对战崆峒俩炮灰。
张无忌对战昆仑七伤拳。
张无忌对战少林掌门。
张无忌对战鲜于通。哦,这个是人渣。
灭绝压轴上场了。
白泽碰了下芷若的手,使了个眼色。芷若注意到小山坡上有人。想来就是赵敏等着活捉这些人。
灭绝败了。
不过这回可没原主那一剑,张无忌完好无损。
宋远桥出战,也是败了。
不过大型认亲现场还是来了。
殷梨亭非要杀杨逍给未婚妻报仇,杨不悔喊出了无忌哥哥能证明,是老贼尼杀了我娘,壬午年七月十五,就在蝴蝶谷,那个老贼尼一掌打死了我娘。
无忌哥哥向来诚实,自然只能实话实说。不知道当年你晓芙姑姑出轨杨逍的时候,你想没想到你殷六叔呢?真是理解不了张无忌。
纪晓芙在有未婚夫的情况下,出轨杨逍,珠胎暗结,生下女儿。让外人怎么看峨眉,怎么看峨眉一群未婚女子和尼姑?还是那句话,好像批了真爱的外皮,一切的错都不是错,都是情不自禁,都是逼不得已。
更癫的是殷梨亭跟杨不悔相爱了,生个孩子是不是得叫殷不亏?
五大派退去,芷若和白泽跟在峨眉后面走了。这场戏,芷若倒是看的很满足。也见识了各派绝技。
最近芷若在向白泽学习天山折梅手,还挺有意思的,也是个借鉴。白泽说小无相功就能做到乾坤大挪移的程度。我要是想学都可以,不过他们门派最厉害的是不老长春功,小无相功、北冥神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等等,都是由不老长春功中演化而来的。
白泽拿了一张记载功法的帛锦,这帛锦很是独特,似布非布,水泼不进,火烧不断、刀劈不裂。芷若看着心法,感觉像是修真功法。但和炼魂诀不是一个体系的,芷若也不懂。
不过如果是修真功法,就能说得通,为什么逍遥派的武功都那么厉害了,而且对天赋要求极高。又不能找星星问,芷若支走白泽去买糖蒸酥酪,然后拿相机拍了照片存起来,等以后再问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