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紘和大娘子大吵一场,可这事并不能全怪大娘子。毕竟明兰有错,大娘子揪住不放,盛紘也只是因丧子气愤,这事最后不了了之。至于明兰,怎么伤心悔恨,无人在意。连卫小娘对明兰,也很难不升起些埋怨。
因林小娘没有撺掇盛紘,老太太收养孩子一事,并无任何波澜,都只是在心里计划。林小娘没有送补品,也没有老太太顺水推舟暗示卫小娘,所以卫小娘未有轻生之念。
她打算的很好,将明兰送去老太太膝下,谋个好姻缘,在祖母膝下教养,说出去也好听。她养这个男孩,男孩和女孩不同,以后可以自己挣前程。这样她两子皆有出路。
老太太,却有些筹谋失败的叹息。她本以为,林小娘会出手,她无需费力,便能得到两个孩子。实际上,她真正想要的,不是明兰,而是卫小娘肚子里那个。一个生来失母的婴儿,才更养的熟。可惜,竹篮打水一场空。肚子里那个男胎没了,卫小娘也还活着。
卫小娘不想伺候盛紘的心是真的,盛紘要回京任职,全家都要搬去汴京的时候,卫小娘求了大娘子留下。大娘子现在对她,那是烦不胜烦,直接就同意了。大娘子自认为,这简直是纳回来了个祖宗,比林噙霜还能惹事!林噙霜那个狐媚子,只是争宠!这卫小娘,次次都要死要活!
老太太提出收养明兰,大娘子不想养别人的孩子,林小娘早有准备。无人反对,明兰便顺理成章的归于老太太教养。老太太本以为,林噙霜会不依不饶,没想到一声不吭?她有些看不懂林噙霜了......
至于明兰的想法,不重要。此番,她害得幼弟夭折,卫小娘可没死,她怨不得旁人。
盛家迁入汴京之后,盛紘忙于安置新宅,也不忘子女的教养。他素来重视读书,特意请了旧识庄学究入府授课。庄学究学识渊博,为人端方,门下弟子众多。若非机缘巧合,盛紘曾有恩与庄学究之母,根本请不动。
盛紘虽然重男轻女,于教养女儿一事,确实开明。除了长枫、长柏要科举,便是如兰、墨兰也一并随堂听讲,甚至连明兰,也因老太太的一句话,被准许前往。这点小事,盛紘一口应允。
学堂初设,平宁郡主带着一众随从,乘车驾缓缓入了盛府。
她身着藕紫暗纹云锦褙子,头戴赤金点翠的凤冠,容貌端庄,仪态高华,言谈举止,俱是威仪天成,虽面带笑意,却难掩上位者的骄矜。盛紘夫妇亲自出门相迎,老太太也罕见地坐等于正厅。
寒暄之后,平宁郡主命使女呈上礼物,笑道:“府上初来汴京,略备薄礼,不成敬意。”话虽如此,送的却皆是贵重雅致之物。
她为盛家的七子都一一备了礼:长枫、长柏,皆是笔墨纸砚,颇为名贵。长樾是一枚麒麟金镶玉锁。四个兰,各一盒合浦明珠,一视同仁。这见面礼不轻,但也不显多用心。
众人谢恩后,平宁郡主笑言:“这几样东西,虽不甚贵重,却是我亲自挑的。望孩子们喜欢。”
墨兰与平宁郡主目光交汇一瞬,笑意一闪而过。
平宁郡主旋即道:“庄学究如今既在盛府设讲,我那独子自幼受教于他,自然也要追随而来。烦劳盛大人照拂。我家元若,与令郎一起读书,用膳,也好有个伴。”
平宁郡主直接堵了老太太想让齐衡去寿安堂午休的路,老太太欲言又止,咽了下去。这一世老太太对明兰还没那么快的掏心掏肺,不是说她待明兰不好,只是到底卫小娘没死,老太太也怕养不熟,给自己留了余地。
老太太对明兰是极好的,吃穿用度,是三兰之最,凡事会争取,但不强求一定成功。二人还需相处,来慢慢培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