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荏苒,汴京换了新朝。新帝尚在读书,太后垂帘听政,母子急需心腹在朝堂立足。齐衡在杭州知府任上政绩斐然,深得太后赏识,被召回京,擢升正三品御史中丞,掌御史台实权,负监察百官、肃清朝纲之责。年仅三十余岁,便身居要职,升迁速度,令朝野侧目。齐衡携墨兰及长子齐策、幼女齐瑶返京,风光无限。
先帝弥留之际,京城暗流涌动,皇后母子如临大敌,惶恐不安。平宁郡主献策,命曹氏领兵拱卫京师,关闭城门,严禁出入。皇后采纳,手书一封,由平宁郡主亲自骑快马送至皇后亲侄曹闵军营。曹闵不敢耽搁大事,立即点兵五万,围住京城,震慑蠢蠢欲动的宗室,终保皇子顺利登基。
太后母子感念平宁郡主从龙之功,加之齐国公府本为太后一脉,齐衡因此得以高升。太后不待齐衡上书,直接下懿旨,册封新任齐国公夫人墨兰为正一品诰命,幼女齐瑶为昭明郡主。一时间,齐国公府风头无两。
反观盛府,盛老太太因明兰婚事不顺,缠绵病榻,三年前病逝。盛氏人脉尽用于盛紘起复,却仅得了个从三品的虚衔,形同荣休,再无余力。
前些年,数位女子进京告御状,揭发海家用劣等避孕药害死数十位通房女子,海家的通房皆活不过十年。墨兰暗中插手相助,才使她们能抵达汴京,并顺利的敲响登闻鼓。海氏名声尽毁,“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反成海家虚伪的力证,族中官员尽遭弹劾,海氏一脉一蹶不振。
长柏虽未直接受牵累,却在翰林院,看尽冷眼,久不得重用。盛紘与王氏全力斡旋,方保长柏免祸。大娘子当机立断,将通房羊毫、狼毫接入葳蕤轩,认作义女,待遇同如兰未出阁时,并且悉心医治二人身体,对天发誓,她王若弗必定供养她们终生,才平息此事。
如今孝期已过,长柏仍赋闲在家,起复无望,需仰赖盛紘徐徐图之,寻找出路。
华兰早年靠大娘子大闹袁家,才推掉管家之事,日子稍安。可惜今生没有顾廷烨的压制,袁二郎仍旧愚孝。幸好贺老太太医治,华兰终于生了一子,母女俩才有了依靠。只不过,夫妻情分也磨的差不多了,日子过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梁晗嫡兄袭爵后,梁晗携妻妾搬出伯爵府。吴大娘子豪富,分了亲子梁晗不少家产,他也在积英巷购置宅院,生活无忧。春舸失了庶长子一家撑腰,底气不足,远非康兆儿的对手。如兰打着墨兰的名号,震慑梁晗不敢太过分。如兰与康兆儿联手,康兆儿牵制梁晗,如兰掌家理事。如今如兰膝下一子,康兆儿一子一女,二人报团取暖,日子才逐渐有了盼头。
顾廷烨后院乱成一锅粥。明兰与朱曼娘斗得不可开交,朱曼娘有小秦氏暗中指点,与明兰各有胜负。康姨妈、常嬷嬷、盛老太太以及被康姨妈怂恿的大娘子都在其中掺和,府中乌烟瘴气。朱曼娘斗没了昌哥儿,明兰三次流产。顾廷烨起初偏心朱曼娘,如今却谁也不偏——后宅争斗,损失的都是他的孩子,谁的手都不干净!
直至顾廷煜油尽灯枯,撒手人寰,顾偃开白发人送黑发人,悲伤过度,跟着去了。官家厌弃顾廷烨,直接下旨让顾廷炜袭爵。小秦氏大获全胜,意气风发,懒得再理会顾廷烨这个手下败将的后宅破事。
明兰趁机揭穿朱曼娘的真面目,顾廷烨将其送往庄子看管,明兰才算有了喘息。
她又想尽办法,怂恿顾廷烨搬出侯府,日子才平静下来。盛老太太自病榻上爬起来,恳求贺老太太为明兰调养身体,明兰才终得了一子。不过,明兰与顾廷烨的夫妻情意也消磨殆尽,仅剩搭伙过日子的份了。
顾廷烨仕途不顺,小秦氏虽不再管他,却绝不以侯府人脉相帮。官家不喜,无人提拔,顾廷烨在军营仅混了个七品都头,郁郁不得志,开始流连起秦楼楚馆来。明兰有了儿子后,对他放任不管,夫妻见面只谈正事,免得相看两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