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府的书房成了百里弘毅的“第二个家”,甚至崔府还有他单独的房间,以便他读书太晚,来不及归家时留宿所用。
自从那日酒宴后,百里二郎便像着了魔似的,整日往崔府书房跑,卢氏见他来得勤快,只当是两家交好的缘故,也乐得女儿有人陪着读书,笑呵呵地由着他。
百里延却看得眼疼,私下里嘀咕:“这臭小子,天天往崔府跑,怕是把崔府当自己家了!崔家的伙食怕是要被他吃穷了!要不要我送点米粮过去?”
这日清晨,百里弘毅又早早来到崔府,怀里抱着一卷《百工要述》,径直奔向书房。蓁蓁早已在书房等他,桌上摊开一本《诗经》,她正托着腮,百无聊赖地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蓁蓁!”百里弘毅一进门,眼睛就亮了,“你读得不对,重音该在‘雎鸠’上,如此才有韵味。”
蓁蓁抬头,笑嘻嘻道:“哟,百里二郎又来教我读书了?行,你说怎么读就怎么读!”
她合上书,凑到百里弘毅身旁,“不过,我可跟你说,昨儿我爹新得了本《营造法式》,你不是爱机关术吗?要不要瞧瞧?”
百里弘毅一听,两眼放光,忙不迭点头。两人便并肩坐在书案前,翻开那本厚重的书,头挨着头,讨论起来。
蓁蓁只是略通机关之术,却能迅速抓住百里弘毅的思路,因为眼界开阔,时而提出些奇思妙想,譬如“若在这齿轮上加个做成螺旋状的粗铜绳,会不会转得更快?”百里弘毅每每听她一说,便觉灵感如泉涌,恨不得当场做个机关出来试试。
到了下午,蓁蓁换上劲装,去了崔府的演武场练武。二郎也不闲着,搬了张小凳,坐在演武场边,继续捧着书读,目光却时不时瞟向场中。蓁蓁舞剑,英姿飒爽,剑光凛冽,他看得入神,嘴里却喃喃道:“剑法虽好,但若能用机关辅助,定能事半功倍......”
蓁蓁收剑归鞘,擦了擦额上的汗,跑过来笑他:“弘毅哥哥,你又在想你的机关了?说吧,这回又想造什么?”
二郎认真道:“我在想,若给你做把带机关的剑,剑长缩短到我手臂一半的大小。剑柄里藏个弹簧,你拔剑后,可以通过控制剑柄,弹出剑中剑的剑身,变成正常大小。这样方便你随身携带!”
蓁蓁眼睛一亮,拍手道:“好主意!那你快去做,成了我第一个试!”
两人正说得高兴,蓁蓁的丫鬟良辰端着茶盘走来,斜了百里二郎一眼:“二郎,小姐练武累了,你就别缠着她了,回书房去吧。”
百里二郎皱眉:“我何时缠着蓁蓁了?我们分明在讨论正事。”
他看向蓁蓁,蓁蓁却捂嘴偷笑,摆手道:“良辰,你别老防着弘毅哥哥,他可是我最好的朋友。”
良辰撇撇嘴,端着茶盘走了。百里二郎却觉心里一暖,蓁蓁这句话,比任何机关术都让他欢喜。他就觉得他和蓁蓁是最好的朋友!
晚膳时,百里二郎见蓁蓁吃得不多,便自告奋勇进了崔府的厨房,亲手做了一盘桂花糕。崔府的厨娘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位百里家二郎竟真没半点“君子远庖厨”的架子,动作娴熟地和面、蒸糕,末了还细心点缀了几朵桂花。
蓁蓁咬了一口,眼睛笑成了月牙:“弘毅哥哥,你这手艺比我家厨娘还好!”
百里弘毅颇为矜持:“你喜欢吃,我便常做。”
崔元恪在一旁看得直摇头,笑骂道:“二郎,你再这么惯着蓁蓁,她怕是要被宠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