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飞驾着马车,心里百感交集。明明坐的是单身狗的位置,耳边尽是车内小夫妻的低语呢喃。
“蓁蓁再靠过来些,风大。”
“弘毅哥哥,我不冷。”
“那......那我冷。”
“好吧。”
大白天就开始说胡话,马车里哪来的风?甜的他牙疼。申飞咂了咂嘴,翻了个白眼,但想到荷包中蓁娘的银票,顿觉一切都香了。像是连干了十碗狗粮一样,又精神抖索的扬鞭策马起来。
奁山到了,山口风沙卷地,烟雾四起,一片死气沉沉的萧瑟之景。
申飞问:“咱是直接进去看,还是......”
百里二郎思索道:“告密者绕过长官直奔神都,显然是不信任上司。我们还是先从从营地查起吧。”
他侧身对蓁蓁道:“风大,你戴好帷帽。”
蓁蓁轻轻点头,任由他把帷帽系好,被他牵着往营地走。
营地里一片惨状,工人多骨瘦如柴,满脸黄肿,营地边角还有几处不知在熬着什么的大锅,空气泛着铁锈味,实在冷硬难闻。
二郎有些不适,牵着蓁蓁找到一处略为干净的桌椅,垫上自己的手帕:“蓁蓁,你坐在这里等我。”
蓁蓁知道他是心疼自己,就点头答应下来。
然而,世间总不缺糟心人。一个身形壮硕的青年凑了上来,看着蓁蓁窈窕的身姿,眼里是掩饰不住的猥琐:“小娘子怎在此处?可是有事?在下熟门熟路......”
蓁蓁头也不抬:“不需要。”
那人却不死心,居然伸手来拉。蓁蓁眉心一跳,旋身躲开,手腕一转,剑鞘自下而上,准确扣住他的手腕,轻轻一压。
“啊啊啊啊......!”那人嚎得跟杀猪一样。
周围人顿时围了上来,喊着:“放人!”
百里二郎焦急的拨开人群,挡在蓁蓁前方,冷眼扫过众人:“都退开!”
蓁蓁松了剑,见众人还是不散,冷哼一声,忽然拔剑:“再近一步,我便剁了他的手!”
正僵持间,一名中年男子赶来,忙喝退了众人。打量了三人一番,神色很不耐烦:“这里不是你们这些纨绔来玩的地方,快走。”
百里二郎不怒不惧:“我只想打听一个人,林仲。”
那人原本不想理,但看到蓁蓁手中的剑,迟疑片刻,才无奈回道:“你问吧。”
但终究是一无所获。
三人转而前往林仲住处查探。刚翻开一堆杂物,一名老丈突然从暗处扑出,手持棍棒冲着二郎打去。蓁蓁剑鞘一挡,护住二郎,掀翻了老丈,申飞迅速上前将老丈绑住。
二郎发现,老丈对他手中的残卷,反应最大。上书:“龙蛇潜影行道,朝野相和连山。”此句暗合神都风水地势,出现在这里,有些不同寻常。
事涉重大,三人即刻返程。
结果半路遇伏,十几个杀手忽然出现。蓁蓁将想要出来查看的二郎,推入马车,让申飞只管护着二郎。
蓁蓁飞身跃出,运起凌波微步,速度奇快,剑锋所到之处,杀手全部倒下。
“住手!”一道熟悉的喝声传来。
都完事了,官差到了。是月华君,还有高秉烛。
百里二郎走下马车,见高秉烛穿着打扮顺眼许多,有些奇怪。拱手:“高秉烛?”
高秉烛不再是昔日的不良人,眉眼间多了几分冷峻。他淡淡一笑:“我现在,是联昉的人。”
月华君却一脸苦涩,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蓁蓁,拉着蓁蓁到一边。
“蓁蓁,他母亲走了,他加入联昉,要断情绝爱......”
蓁蓁听得唏嘘,月华君对他情愫慢慢升起,她看的一清二楚。高秉烛身负血仇,压抑的有些入魔了。月华君虽在内卫,但她心思并不复杂,又被奉御郎保护的太好,骨子里还有些天真。蓁蓁认为,二人其实并不相配。只是感情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旁人不好多说。
“我们阿月是个好姑娘。”蓁蓁抱了抱她,“我信你会想通的。”
另一边,高秉烛看了百里二郎的残卷,沉默良久:“此事与你无关。你阿爷的仇已经报了,你不必再牵扯进来。你该好好和蓁娘过日子,你之前的生活,我也有所耳闻,别再沾这浑水了。”
百里二郎一愣,十分不满:“我不能装聋作哑。”
二人不欢而散。
二郎转身,就看见月华君还抱着蓁蓁,本就不悦的情绪,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这月华君怎么又缠起了蓁蓁?大步上前,立刻将二人分开,冷着脸道:“月华君,蓁蓁是我娘子。你若想找人抱,就自己找个郎君吧。”
这话简直是往月华君身上插刀,月华君狠狠地对他翻了个白眼。这百里二郎,怎么还如此霸道,借用一下蓁娘都不行?百里二郎这么多年都没被套麻袋,简直是奇迹!
蓁蓁轻拉了拉他的袖子,想劝一句。
二郎却已拉着她上了马车,冷声吩咐:“申飞,我们回家。”
申飞一鞭挥下,心里却直呼精彩。吃了一肚子爱恨情仇的瓜,他咧嘴一笑:这趟奁山之行,果然值了!
回到百里府,蓁蓁见二郎仍在为白天的事生闷气,忍不住笑出声:“弘毅哥哥,你吃哪门子醋?月华君不过心情不好,我安慰她罢了。”
二郎哼了一声,赌气道:“她心情不好,也不能抱我娘子!”他顿了顿,想到白日的危险,又低声道:“蓁蓁,今日是我疏忽,差点让你涉险。以后我再不会如此了。”
蓁蓁扑哧一笑,推他坐到床边,柔声道:“好了。老规矩,晚上不许想案情,专心陪我。”
二郎目光落在她身上,烛光下的她,娇媚非常,勾魂摄魄。他早已不是当初的懵懂少年,伸手揽住她的腰,动作熟练,带着恰到好处的力道,将她拥入怀中。蓁蓁轻哼,迎合着他的靠近。
他低头吻上她的唇,像是画师在宣纸上落笔,满含柔情,每一笔都恰到好处。如同两道溪流在月下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