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太子谢昱舟大婚一年后,谢执在朝堂上宣布了退位诏书。
这一日,长安城晴空万里,太极殿前百官肃立。谢执亲手将传国玉玺交到太子手中,完成了大雍王朝的权力交接。
新帝谢昱舟即位,改元永和,尊谢执为太上皇,苏玉盈为皇太后。
退位后的生活,与苏玉盈想象中一般无二。
在随后的七八年间,她与谢执携手游历大雍山河。从江南水乡到北国风光,从东海之滨到西域古道,他们走遍了年轻时曾许诺要一同看遍的风景。
这一日,他们行至江南。细雨蒙蒙中,二人共乘一叶扁舟,谢执执伞,为苏玉盈遮挡斜风细雨。
“还记得当年承诺吗?”谢执望着烟雨朦胧的湖面,声音温和,“说要带你游遍江南,如今总算兑现了。”
苏玉盈靠在他肩头,唇角含笑:“陛下从未食言。”
他们育有四子一女,如今虽已离宫,却始终心系儿女。
永和帝谢昱舟勤政爱民,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太子妃舒云晚贤良淑德,已为皇室诞下两位皇孙。二皇子谢昱琛精于武艺,如今在边关历练;三皇子谢昱祈与四皇子谢昱珩虽年幼,却也显露出过人天资。
而他们唯一的女儿谢子宁,前年已嫁作人妇。驸马陆沉渊不负众望,在朝中展露头角,对子宁更是呵护备至。
每每想起孩子们,谢执冷峻的眉眼总会柔和下来。
他对每个孩子都极尽疼爱,却从不失威严。日常琐事上,他宠溺非常,舍不得对他们发半点脾气;但在品性教养上,他却格外严格。
“孩子们都很好。”苏玉盈望着船外细雨,轻声道,“昱舟勤政,子宁幸福,其他几个孩子也都健康成长。”
谢执执起她的手:“这都是你的功劳。”
在五个孩子中,谢执最疼爱的确是唯一的公主子宁。
若论皇权稳固,皇子自然重要;但抛开这些世俗考量,在他内心深处,始终对女儿有着特别的偏爱。
子宁出嫁那年,谢执很是不舍。
他不止一次对苏玉盈感叹:“子宁是几个孩子里最像朕的。脾气却果决刚硬,秉性和朕小时候如出一辙。”
说着女儿霸道,可他们都明白,这性子多半是他宠出来的。
所幸孩子们虽各有性格,却都生性纯良。
每次看到孩子们与谢执相处的情景,苏玉盈心中总会泛起暖意。他是曾经执掌天下的帝王,更是天底下最疼孩子的父亲。
船行至湖心,雨渐渐停了。夕阳穿透云层,在湖面洒下金色光辉。
“下一站想去哪里?”谢执为她拢了拢披风,“听说蜀中的杜鹃开得正好。”
苏玉盈抬眼看他:“你去哪,我便去哪。”
这些年来,他们走过无数地方,看过无数风景,但最美的,始终是身边人相伴的时光。
晚年间,他们偶尔会回宫小住。
每次回去,孩子们都会围在身边,讲述朝中趣事、家中琐事。谢执虽已退位,却仍是孩子们最敬重的父亲;苏玉盈虽已是皇太后,在孩子们心中却永远是那个温柔的母亲。
这一日,他们回到长安。永和帝特意设家宴为二老接风。
宴席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的永和帝,仍会像小时候一样,亲自为苏玉盈布菜;子宁则会挨着谢执坐下,细数家中趣事。
看着儿女绕膝,苏玉盈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站在海棠树下,对未来充满忐忑的少女。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拥有这样的幸福。
宴席散去后,谢执与苏玉盈相携在宫中漫步。月光如水,洒在熟悉的宫道上。
“这一生,我最庆幸的,就是当年求娶了你。”谢执执起她的手,目光温柔。
苏玉盈靠在他肩头,轻声道:“能嫁给你,才是我最大的幸运。”
从最初的相敬如宾,到如今的相濡以沫,他们走过了大半生。这世间最难得的,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历经岁月沧桑,依然相守如初。
夜色渐深,宫灯次第亮起。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相依相偎,一如过往的每一个日夜。
岁月静好,情深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