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这种感觉归咎于思念和距离产生的焦虑,继续专注于我的工作。在下一个城市,我遇到了一位当地的美食作家,他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和资源。我们成了朋友,经常一起探访各种隐藏的美食店。
「你看起来有心事,」有一次,这位名叫**的作家对我说,「是不是想家了?」
「有点,」我承认道,「主要是想一个人。」
「爱情?」他笑着问。
「嗯。」我点点头。
「长途旅行对感情是个考验,」他若有所思地说,「但真正的感情会经得起这种考验。」
「你有过类似经历吗?」我好奇地问。
「有啊,」他笑着说,「我太太以前是空姐,经常不在家。我们相处的时间比分开的时间还少,但最终我们还是走到了一起。」
「你们是怎么克服的?」
「信任和沟通,」他认真地回答,「无论多忙,我们都会抽时间联系对方,分享彼此的生活。即使只是一条短信,一张照片,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存在。」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决定更加主动地和雨欣保持联系。
但接下来的几周,情况并没有好转。雨欣回复信息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的通话也变得简短,常常只是简单地问候几句就结束了。
我开始胡思乱想:是不是她遇到了新的人?是不是她对我们的关系感到厌倦了?我害怕失去她,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转折点出现在我离开的第九周。那天,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张照片,是雨欣和一个男人一起吃饭的场景。照片是她的一个同事发的,配图写着「欢迎新医生加入团队,欢迎晚宴」。
照片中,雨欣笑得很开心,和那个长相英俊的男医生坐得很近。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我立刻给雨欣发了信息:「看到你和新同事的合照了,看起来很开心。」
她没有立即回复。三小时后,她才回复道:「是啊,医院新来了一位口腔外科专家,大家一起欢迎他。」
「他看起来人不错。」我试探性地说。
「嗯,很专业,经验丰富。」她只是简单地回答。
我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这个话题,只好转而聊起其他事情。但从那以后,我的心里始终有一根刺,每次想到那张照片就隐隐作痛。
我开始变得敏感,对雨欣的每一条信息都过度解读。如果她回复慢了,我就想她可能在和那个男医生在一起;如果她语气淡漠,我就怀疑她对我失去了兴趣。
最糟糕的是,我没有勇气直接问她这些问题。我害怕听到那个可能会导致我们关系破裂的答案。
最后两周的行程,我几乎是机械地成的。虽然表面上我还是那个热情的美食作家,但内心已经充满了不安和焦虑。
终于,三个月的旅行结束了。我带着满满的素材和空荡荡的心情回到了家。
我没有告诉雨欣我回来的确切时间,因为我想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思绪。但命运再次安排了我们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