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三天后,事情彻底失控了——我们刚刚装修好的新家突然起火。所幸那天我们都不在家,只有些财物损失。消防调查显示,火源来自阳台,很可能是人为纵火。
小区物业找到了监控录像,确认是小明的父亲所为。警方介入调查,他很快被抓获。据说他当时喝了酒,一时冲动才做出这种极端行为。
事情闹到这一步,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妻子整日以泪洗面,岳父岳母也不再为涛涛辩护。
出乎意料的是,小明的病情好转后,主动提出想见涛涛。在医院的病房里,两个孩子面对面坐着,气氛尴尬而沉重。
"对不起。"出人意料的是,涛涛先开口道歉,"我不该让你玩那个游戏,害你受伤了。"
小明看了看自己包裹着纱布的手臂:"很疼,我爸爸说可能会留疤。"
涛涛低着头:"我以后再也不做这种事了。"
孩子们的和解比大人要容易得多。他们很快又聊起了学校的事情,仿佛刚才的道歉只是一个小插曲。
我们和小明的母亲商定了赔偿事宜,并承诺支付小明将来可能需要的疤痕修复手术费用。至于小明父亲的纵火案,在我们不追究的态度下,法院考虑到情节和后续赔偿,判了缓刑。
这一系列事件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深刻的一课。涛涛开始接受儿童心理咨询,医生诊断他有轻度的冲动控制障碍,需要长期干预和正确引导。
岳父岳母也认识到了过度溺爱的危害,他们不再包庇涛涛的错误行为,开始配合我们的教育方式。
我和妻子的关系经受了考验,但最终变得更加紧密。我们一起学习育儿知识,制定了一套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案。
三个月后,小明出院了。他的手臂留下了疤痕,但医生说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变淡,也可以通过后续手术进一步修复。
涛涛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有了明显的进步。他变得更加能控制自己的冲动,也开始理解行为的后果。每周一次,他会和小明一起参加社区组织的儿童互助小组活动。
有一天,我接涛涛放学回家。路过小区的人工湖时,他突然停下脚步,指着湖里的鱼说:"爸爸,你看那些鱼,它们游得多开心啊。"
我蹲下身,平视着他的眼睛:"是啊,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爱护。"
涛涛郑重地点点头:"我再也不会伤害它们了。"
他伸出小手拉住我的手,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这样做。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责任感。
回家的路上,夕阳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知道,抚养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只要我们携手并进,一定能够走过这段艰难的旅程。
这个过程中,我也在思考:善与恶,并非天生注定。每个孩子都像一张白纸,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引导和教育。而家庭,则是孩子最重要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