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还想再说什么,皇帝已经摆手示意侍卫送寒星和白溪离开。
二人走出宫门,回首望去,高墙深院,依旧巍峨庄严,但内里的波澜却已渐渐平息。
「你觉得皇上会如何处置此事?」白溪问道。
寒星摇头:「难以预料。但他能放我们离开,已经表明态度——他不想再重蹈当年的覆辙,不想再有更多的血腥和掩盖。」
「可那些罪责?华妃的所作所为,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
「或许不会。」寒星望向远处的苍穹,「冤有头,债有主。历史会记住一切,也会给每个人应有的评判。」
几日后,宫中传出消息:华妃以身体不适为由,辞去六宫之首的位置,迁居别宫修养。洪总管被调往边陲,不再掌管东厂事务。
而皇上则下令重修迟禺坊,并在原址建造一座祠堂,用以祭奠当年的无辜亡魂。他还平反了右相一案,虽未恢复其官职,但允其归隐田园。
至于淑妃,则被封为贵妃,受宠依旧,但再无争权之意。皇后重掌六宫,一切恢复平静。
又过了数月,皇上在太庙祭祀先帝后,忽然宣布:将收养一名孤儿为养子,待其成年后,或可承袭皇位。
朝野震动,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皇上对先帝遗愿的某种回应,也有人说这是对当年那个未能出世的皇子的纪念。
无人知晓真相如何,但寒星和白溪心里明白——这位年轻的皇帝,终究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路,既尊重历史,又不囿于过去。
华妃的罪恶或许未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但她的权势已然衰落;那份密旨也许未能改变历史进程,但它的存在,却让真相不再被全掩埋。
而珠嬷嬷的亡灵,或许终于可以安息。她用生命守护的秘密,已经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延续和敬重。
这场宫闱风波,终究如一场春雨,洗净了尘埃,也带来了新的生机。
寒星和白溪回到各自的生活,但那段探寻真相的经历,却永远铭刻在心。他们明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的力量或许渺小,但只要心存正义,终会看到光明。
正如那句诗所言: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无论风雨如何肆虐,正直的心灵终将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