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环境生态工程,这个方向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它关注如何通过生态学的原理来解决环境问题,比如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个专业更偏向于野外工作和宏观尺度的研究。相对来说,可能对学生的体力和适应能力有一定要求。就业方向包括生态保护区、林业部门、环保公益组织、生态修复公司等。可以从事生态调查、规划、管理、修复等工作。这个领域虽然可能没有工程领域那么热门,但对于热爱自然、有情怀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
还有一些相对新兴或者更细分的专业方向,比如环境监测技术,专注于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环境规划与管理,侧重于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虽然不全属于环境科学类,但与环境密切相关),关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环境科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总体来说是非常好的。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只会越来越高,相关领域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
具体到就业岗位,本科毕业生可以去环保部门做基层管理,去环保公司做技术员或者销售,去工厂做环保专员。如果继续深造,读研读博,可以选择去高校和科研院所做研究,或者去大型环保企业做高级技术研发或者管理。体制内的工作相对稳定,晋升路径清晰,但收入可能没有企业高。体制外的工作机会更多,发展空间也更大,但竞争也更激烈。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学生,当年读的是环境工程,本科毕业后先去了一家环保设备公司做技术支持,后来跳槽到一家大型环保工程公司,参与了几个国家重点环保项目,现在已经是项目经理了,收入非常不错。另一个学生读的环境科学,硕士毕业后考进了省环保厅,现在负责区域环境政策的制定,虽然收入没有企业高,但工作稳定,也很有成就感。
报考环境科学类专业,有几点建议给大家。首先,这个专业内部有很多细分方向,虽然有些课程是共通的,但在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上差异很大。所以,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不要盲目跟风。
其次,环境科学类专业虽然听起来很美好,但学习内容并不轻松,需要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和跨学科的学习能力。特别是环境工程,涉及很多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学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在志愿填报时,可以考虑采取“冲稳保”的策略。冲刺一下你最喜欢的热门院校和专业,选择一些分数线相对稳定、有一定竞争力的院校作为稳妥的选择,再选择一两个分数线较低、确保能录取的院校作为保底。
如果你对环境科学类非常感兴趣,未来想在这个领域深造或者从事更深入的研究工作,建议本科阶段选择综合性强的院校和专业,打好基础。毕业后继续考研或者出国深造。硕士和博士学历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竞争力会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