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学历背景和学校层次,这决定了你在招聘筛选中的基础门槛。
你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特别是与你目标岗位相关的技能。
你的实习经历和项目经验,这证明了你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你的软技能,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你还可以通过与同学、师长、行业前辈交流,或者参与一些职业测评,来更客观地评估自己的“位次”。
第二步,是锁定你的目标“专业”(岗位/行业)。这同样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不要只看哪个行业火,哪个公司名气大。你需要了解:
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是什么?是否符合你的兴趣和价值观?
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未来是否有增长空间?
这个岗位对能力的要求是什么?你是否具备这些能力,或者愿意学习?
这个公司的文化和氛围如何?是否适合你?
你可以通过查阅行业报告、公司官网、招聘网站、知乎、脉脉等平台,与在职人员交流,甚至申请一些相关的实习或兼职,来深入了解你的目标“专业”。
第三步,是构建你的“冲稳保”梯度,但这个梯度是基于你的“位次”和“专业”匹配度来划分的,而不是简单的公司名气和薪资。
“冲”的岗位:是那些你非常向往,但竞争激烈,你的“位次”可能刚刚够到门槛的岗位。申请这些岗位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如精心准备简历、练习面试技巧、甚至进行专项学习。
“稳”的岗位:是那些你的“位次”与岗位要求高度匹配,成功率相对较高的岗位。这些岗位是你保底的基础,是你获得报价的主要来源。
“保”的岗位:是那些门槛较低,但同样与你的长期发展方向相关的岗位。这些岗位是为了防止你“裸奔”,在最坏的情况下,你依然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并在这个岗位上积累经验,为下一步的“冲”做准备。
构建这个梯度时,你需要充分利用往年的招聘数据、行业平均薪资、岗位 JD 等信息,就像高考报志愿时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一样。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你的目标是进入互联网公司的市场部门。
如果你的“位次”很高,比如在知名互联网公司有核心岗位的实习经验,参与过成功的项目,那么你的“冲”可以是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核心市场岗位;“稳”可以是二线互联网公司的市场管理岗;“保”可以是一些创业公司或传统企业的市场专员岗,但这些岗位同样能让你积累市场经验。
如果你的“位次”相对较低,比如只有一些基础的实习经验,那么你的“冲”可能是一些二线互联网公司的基础市场岗位;“稳”可以是创业公司或传统企业的市场助理岗;“保”则是一些与市场相关的运营或销售岗,曲线救国,先进入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