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个年轻人,大学学的专业是偏文科的,但他看到互联网金融行业薪资高,毅然决然地跨行进入了这个领域。凭借聪明和勤奋,他确实在短时间内拿到了一份不错的薪水。但是,他对金融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工作内容也让他感到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他缺乏金融行业的专业背景和深度知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他的劣势越来越明显。最终,他不得不选择离开,重新寻找方向。
这个例子再次印证了,短期的薪资优势,并不能弥补长期发展中的“价值”缺失。
那么,除了薪资,我们还应该关注哪些“价值”呢?
1. 成长价值: 这份工作能否让你学到新知识、新技能?能否接触到新的领域、新的人脉?能否为你提供晋升或转型的机会?
2. 平台价值: 公司是否能为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你接触到更优质的资源,参与更重要的项目,提升你的行业影响力?
3. 经验价值: 这份工作积累的经验是否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是否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为你提供助力?
4. 兴趣价值: 你是否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是否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5. 社会价值: 这份工作是否能让你为社会做出贡献?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
一份真正有“价值”的工作,不仅仅能给你带来可观的薪资回报,更能为你提供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你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实现自我价值。
很多时候,一份工作在初期可能薪资不高,但如果它能提供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宝贵的经验,那么它的长期“价值”可能远超那些高薪但缺乏发展机会的岗位。
就像投资一样,不能只看眼前的收益,更要看长期的回报率和风险。
在职业选择中,你需要学会权衡短期的薪资和长期的“价值”。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牺牲未来的发展空间。
当然,这并不是说薪资不重要。在同等条件下,选择薪资更高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一份工作能给你带来巨大的成长价值和发展潜力,即使初期薪资略低,也可能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
很多年轻朋友在求职时,容易陷入“非大厂不去”的思维定势。他们觉得,只有进入那些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或外企,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这种想法可以理解,毕竟大厂的光环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是,大厂并非唯一的选择,也并非适合所有人。
首先,大厂的竞争非常激烈,门槛也很高。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都挤破头想进去,你的“位次”是否足够靠前?你是否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其次,大厂的岗位设置非常细分,你可能只能成为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难以接触到全局性的业务,也难以获得快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