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出现的是你的音乐团队成员,然后,你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
你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没有舞台上的华丽,也没有采访时的正式。头发似乎刚刚打理过,显得有些柔软。
你的眼神依然那么温柔,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你好,马嘉祺。”你开口了,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却依然带着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温度。
“你好,丁老师。”我有些局促地回应,不自觉地用上了对前辈的尊称。
你笑了笑,说:“不用这么客气,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听到你这么说,我感觉轻松了一些。
接下来的交流,主要是围绕着《月光》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灵感。
你的团队成员问了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我都一一作答。
然后,你开口了。
“我很喜欢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你的声音很认真,“它给我的感觉很特别,好像……好像唱出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
我的心猛地一跳。
“我当时在 演示 库里听到了很多作品,但只有这首歌,让我觉得……我必须唱它。”你看着我,眼神中带着探究,“能冒昧问一下,你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吗?歌里的‘月光’,对你来说,是什么样的存在?”
这个问题,像是一把钥匙,试图打开我尘封已久的心门。
我该怎么回答?直接告诉你,你就是我的月光吗?
不,我不能。
我深吸一口气,组织着语言:“那个时候……我确实经历了一些很困难的事情。”我说得尽量平淡,没有提及具体的细节,“我感到很迷茫,很孤独,看不到方向。”
“然后呢?”你轻轻地问,眼神带着鼓励。
“然后……”我顿了顿,决定说出部分真相,但隐去最核心的爱意,“然后我抬头看向夜空,看到了月亮。它很遥远,但它依然在那里,静静地散发着光芒。”
“那束光,让我觉得,即使身处黑暗,也并不是孤身一人。它给了我继续下去的勇气。”我看着你,眼神真诚,“所以,歌里的‘月光’,对我来说,是一种希望,是一种指引,是一种……救赎。”
我说到“救赎”两个字时,你的眼神似乎闪烁了一下。
“救赎啊……”你轻声重复着,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会议的后半程,我们聊了一些音乐上的事情,你给了我一些关于创作和表达的建议,非常中肯且有价值。
临近结束时,你突然说:“马嘉祺,谢谢你创作了这首歌。”
我的心再次融化。
“我曾经……也有一段很艰难的时期。”你的声音低沉了一些,仿佛陷入回忆,“那个时候,我也很需要一束光来照亮我。”
我的呼吸猛地停滞。
“所以,当我听到你的歌时,我感觉我们之间有了一种特别的连接。”你抬起头,看向我,眼神里带着一种我无法全理解的复杂情感,“那句‘谢谢你,我的月光’,其实是我加进去的。因为,在我心里,这首歌,还有写这首歌的你,也成为了我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