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莫诗颜被雨声惊醒。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压得很低,雨滴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轨迹。她盯着天花板看了许久,父亲失踪那天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同样是个雨天,母亲红肿的双眼,警察询问时冰冷的录音笔,还有那个再也没人接听的电话号码。
手机震动起来。桓冬奕的信息:【图书馆七点开门,已占好位置。附带一张照片:古籍阅览区角落的座位,桌上摆着两杯冒着热气的饮料。】
莫诗颜皱眉回复:【我还没答应去。】
对方秒回:【咖啡加奶不加糖,抹茶拿铁备用。你睫毛膏沾到眼镜上的概率是87%。】
她下意识摸了摸眼角,这才想起自己昨晚根本没卸妆。镜子里的女孩头发蓬乱,眼下挂着淡淡的青黑。父亲的书签静静躺在枕边,六个符号在晨光中泛着微妙的金属光泽。
七点二十分,莫诗颜推开图书馆侧门。雨水顺着伞骨滑落,在地面汇成小小的湖泊。桓冬奕说的位置很好找——整个阅览区只有他那头栗色卷发最为醒目,发梢还滴着水,显然也是冒雨赶来。
"迟到了二十分钟。"桓冬奕头也不抬,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不过考虑到周末早上的地铁班次,这个误差在合理范围内。"
莫诗颜把湿漉漉的伞靠在桌脚:"我没答应要来。"
"但你来了。"桓冬奕终于抬头,左颊的酒窝若隐若现,"而且带了书签。"他目光落在她紧握的右手上,仿佛能透过皮肤看见里面的青铜物件。
莫诗颜松开手指,书签在掌心留下深深的压痕。她没问桓冬奕怎么猜到的,这人似乎有种诡异的洞察力。桌上那杯咖啡还冒着热气,她小心啜了一口,温度刚好。
"先看这个。"桓冬奕推过来一本大开本图册,《殷周天文遗存》烫金标题在灯光下闪闪发亮,"第214页。"
书页翻动的声音在寂静的阅览室里格外清晰。莫诗颜的呼吸在看到插图时停滞了——那是一块商代卜骨的照片,上面刻着的星象图案与她书签上第三个符号几乎一模一样。
"1976年安阳出土,现存台湾中研院。"桓冬奕的声音压得很低,"有趣的是,这块卜骨出土位置与你说的青铜峡直线距离不到五公里。"
莫诗颜的指尖微微发抖。父亲当年是否也见过这块卜骨?她翻到图册版权页,出版日期是2009年——父亲失踪前一年。
"还有更精彩的。"桓冬奕从背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星图模拟程序,"我把六个符号对应的日期输入后,系统发现一个规律。"
他敲击键盘,星空开始流动。六个符号对应的天象依次亮起,在虚拟夜空中连成一条蜿蜒的曲线。
"这不是随机记录。"莫诗颜喃喃自语,专业直觉瞬间被唤醒,"是轨迹!"
桓冬奕眼睛一亮:"正确。这条线指向——"
"青铜峡。"两人异口同声。
莫诗颜心跳加速。父亲当年一定是追踪同样的线索去了那里。她匆忙翻出笔记本,开始记录坐标细节,钢笔在纸上划出深深的痕迹。
"冷静点。"桓冬奕突然按住她的手,"你笔尖快把纸戳穿了。"
莫诗颜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抖得厉害,墨水在纸上晕开一片。桓冬奕的手掌温暖干燥,与她冰凉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她猛地抽回手,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一道长长的蓝线。
"抱歉。"桓冬奕收回手,表情罕见地严肃起来,"但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青铜峡现在是个废弃矿区,去年还发生过塌方。"
莫诗颜的胸口一阵发紧。父亲失踪的调查报告里确实提到过"地质灾害风险"。
"我知道。"她硬邦邦地回答,强迫自己继续抄录数据。钢笔突然被抽走,取而代之的是一支铅笔。
"用这个。"桓冬奕的语气不容反驳,"你咬笔尾的习惯虽然不健康,但至少能缓解焦虑。"
莫诗颜想反驳,却发现牙齿已经不自觉咬住了铅笔尾端。木质的气息混着石墨的味道,莫名让她想起小时候父亲教她认甲骨文时用的那支中华铅笔。
雨声渐大,敲打着图书馆的彩绘玻璃窗。桓冬奕突然起身:"等我十分钟。"说完便消失在书架间。
莫诗颜趁机深呼吸,试图平复心跳。她翻开图册附录,查找关于卜骨的更多信息。当看到"发掘领队:陈明远教授"时,她差点打翻咖啡——这不正是陈教授的全名吗?
"惊喜时间。"桓冬奕突然回来,怀里抱着厚厚一叠档案盒,"我向管理员出示了陈老的批条。"
盒子里是陈教授早年参与考古发掘的原始记录。莫诗颜小心翼翼地取出泛黄的记录本,扉页上陈教授的签名还带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特有的笔锋。
"1976年7月..."她快速翻到对应日期,一张折叠的便签纸从中滑落。纸上是用铅笔绘制的简易地图,边缘标注着"青铜峡观测点"。
桓冬奕吹了声口哨:"Bingo。"
莫诗颜的视线模糊了。这张纸上的笔迹她再熟悉不过——是父亲的!纸张右下角还有他特有的标记:一个小小的五角星,那是他给年幼的她画童话书时留下的习惯。
"你还好吗?"桓冬奕的声音似乎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莫诗颜摇摇头,突然站起身:"我需要空气。"她几乎是跑向楼梯间,连书签从口袋滑落都没察觉。
消防通道里,莫诗颜蜷缩在台阶上,额头抵着冰冷的金属扶手。十年了,她以为自己已经接受父亲永远不会回来的事实。但这张便签证明,父亲的研究是真实的,他的失踪很可能与这个发现有关。
脚步声由远及近,桓冬奕在离她两阶的地方停下,没有靠近,只是轻轻放下什么东西:"你的书签。"
莫诗颜没有抬头,但听见他在身边坐下的声音。桓冬奕身上那股柠檬混松木的气息萦绕在狭小的空间里,莫名让人安心。
"我妹妹生病那年,"桓冬奕突然开口,声音出奇地柔和,"我整夜整夜地查医学论文,以为找到最新疗法就能救她。"他摩挲着手腕上的纹身,"后来才明白,有些事情不是靠数据能解决的。"
莫诗颜抬起头。桓冬奕的侧脸在应急灯的冷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小的阴影。这是她第一次听他说起私事。
"你妹妹..."
"先天性心脏病。"桓冬奕转动着左手腕上的运动手表,"我开发第一个AI程序是为了预测她的发病时间。"他忽然笑了,酒窝里盛满苦涩,"准确率只有63%,比抛硬币强不了多少。"
雨声从通风管道传来,像遥远的鼓点。莫诗颜不知该说什么,只是把书签握得更紧。青铜边缘硌得掌心生疼,却奇异地让她平静下来。
"谢谢。"她最终说道,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桓冬奕没有回应,只是递过一张纸巾。莫诗颜这才发现自己的眼镜已经蒙上水雾。她摘下眼镜擦拭时,听见桓冬奕说:"陈老下周要去安阳参加学术会议。"
莫诗颜猛地抬头:"什么时候?"
"下周三,为期三天。"桓冬奕的眼睛在昏暗中有种奇异的光彩,"正好是期中假。"
两人目光相接,无声的默契在雨声中蔓延。莫诗颜知道他在暗示什么——这是个去青铜峡的绝佳机会。有陈教授在当地,万一出事也有照应。
"我需要考虑。"她最终说道,但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
回到座位时,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射入阅览室,在古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桓冬奕打开电脑,调出一个新程序:"我还有个发现。"
屏幕上显示出六个符号的三维模型,随着他的操作,符号竟然可以像拼图一样组合起来。
"这不可能..."莫诗颜凑近屏幕,"青铜器上的铭文都是独立成文的。"
"除非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桓冬奕旋转模型,组合后的图案呈现出清晰的器物轮廓,"看像什么?"
莫诗颜的呼吸停滞了一秒:"青铜觚。"那是一种商周时期的祭祀酒器,父亲收藏过碎片。
桓冬奕点点头:"而且不是普通觚。根据比例,这应该是一件超过一米高的大型礼器。"他调出数据库对比图,"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觚在国博,高78厘米。"
莫诗颜的大脑飞速运转。如果这种规格的青铜器真实存在,且与天文符号有关,那将是震惊考古界的发现。父亲一定是追踪这个线索去了青铜峡。
"我需要去那里。"她听见自己说。
桓冬奕合上电脑:"我们。"
阳光突然强烈起来,照亮了他左耳的银色耳钉。莫诗颜这才注意到,耳钉上刻着精细的云纹——与她书签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你的耳钉..."
"外公送的成年礼。"桓冬奕下意识摸了摸耳垂,"说是家传纹样。"他顿了顿,突然意识到什么,"和你书签上的很像?"
莫诗颜点点头,心跳再次加速。太多的巧合已经不能称之为巧合。桓冬奕的外公、陈教授、父亲的研究、青铜峡...这些碎片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
图书馆的闭馆铃突然响起。两人默默收拾资料,各怀心事。走出图书馆时,夕阳将雨后的校园染成金色。桓冬奕突然停下脚步:"周日有空吗?我想带你去见个人。"
"谁?"
"我外公。"桓冬奕的表情前所未有的认真,"他可能认识你父亲。"
莫诗颜的血液仿佛凝固了。十年来的疑问或许终于要有答案,但这个可能性同时令她恐惧——万一真相是她无法承受的呢?
"我考虑考虑。"她最终回答,声音比想象中平静。
桓冬奕没有追问,只是递给她一个U盘:"所有资料都在里面,密码是你生日。"见她惊讶的表情,他耸耸肩,"学生档案里写的。"
莫诗颜接过U盘,指尖相触的瞬间,一阵电流般的触感窜上脊背。她匆忙道别,转身走向宿舍区,却仍能感觉到桓冬奕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直到拐角处。
夜晚,莫诗颜在台灯下反复研究那张便签。父亲的笔迹如此鲜活,仿佛昨天才写下。她打开桓冬奕给的U盘,里面除了扫描资料,还有个名为"给诗颜"的文件夹。
点开后,是一段三维动画:六个符号在星空中旋转,最终组合成青铜觚的形状,觚身上浮现出一行小字:「无论发现什么,你比你想象的更坚强。——冬奕」
窗外,新一轮的雨开始落下。莫诗颜将书签贴在胸口,十年来第一次允许自己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