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晨,莫诗颜站在桓家老宅门前,雨水顺着黑伞边缘滴落在青石板上。这座隐藏在大学城后巷的中式院落与周围现代建筑格格不入,灰瓦白墙在雨中显得格外肃穆。她看了眼手机——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十五分钟。
正当她犹豫是否要按门铃时,厚重的红木门"吱呀"一声开了。桓冬奕撑着一把油纸伞走出来,今天他难得穿了件藏青色立领衬衫,衬得肤色越发干净。
"我就知道你会早到。"他接过莫诗颜的伞,手指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历史系的人永远比约定时间早十五分钟,计算机系的则晚五分钟。大数据说的。"
莫诗颜想反驳,却被院内飘来的檀香味吸引了注意。穿过回廊,庭院中央栽着一棵粗壮的银杏树,金黄的叶子落了一地,像铺了层碎金。树下站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用长柄勺给锦鲤喂食。
"外公,"桓冬奕轻声介绍,"这是莫诗颜。"
老人转身的瞬间,莫诗颜的呼吸停滞了——那双眼睛她太熟悉了,在父亲书房的老照片上见过无数次。桓景云教授,商周考古学泰斗,父亲攻读硕士时的导师。
"莫远的女儿。"桓教授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眼睛和你父亲一模一样。"
莫诗颜的指尖开始发冷。十年了,这是第一次有人在她面前如此自然地提起父亲的名字。雨水从屋檐滴落,在石阶上敲出清脆的节奏。
书房比想象中更大,四壁书柜直抵天花板,中间摆着一张巨大的紫檀木案几。莫诗颜的目光立刻被西墙上挂着的照片吸引——那是父亲硕士毕业时的合影,年轻的父亲站在桓教授身旁,手里捧着的正是那枚青铜书签。
"你认识我父亲。"这不是疑问句。
桓教授递来一杯热茶,白瓷杯底印着云纹:"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老人手指轻点照片一角,那里有个模糊的小身影,"看这是谁?"
莫诗颜凑近,心跳骤然加速。照片边缘,七八岁的桓冬奕正冲着镜头做鬼脸,而他身后站着个穿蓝色连衣裙的少女——分明是十二岁的自己!
"2009年考古学年会,"桓教授的声音带着怀念,"你父亲带你来过。那天冬奕非要跟着我去会场,两个小孩还在后院挖了半天蚯蚓。"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莫诗颜想起来了,那天确实有个烦人的小男孩一直追着她问东问西,最后被她用考古术语忽悠得团团转。她转头看向桓冬奕,后者正摸着鼻子苦笑。
"所以那天在图书馆,你认出我了?"
桓冬奕的耳尖泛红:"其实更早。大一开学典礼,你在台上代表新生发言。"他顿了顿,"你说'历史不是过去的尘埃,而是未来的密码',我就..."
一声轻咳打断了他。桓教授从博古架取下一个黑漆木盒:"莫远失踪前一周,把这个交给我保管。"
木盒打开的瞬间,莫诗颜的茶杯差点脱手。红绸衬里上躺着一块青铜残片,边缘已经氧化成墨绿色,但中央的符号清晰可辨——与她书签上的第三个符号完全相同。
"这是..."
"西周青铜觚的腹部残片。"桓教授戴上老花镜,"2010年陕西农民犁地时发现的,辗转流落到香港拍卖会。你父亲花光积蓄买下它,因为上面的符号与他研究的星象系统吻合。"
莫诗颜颤抖着取出父亲的书签,将两者并排放在一起。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铜表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两个符号不仅内容相同,连笔画走势都如出一辙。
桓冬奕突然俯身:"看这里。"他指向残片边缘极细的刻痕,"这是人为标记,像是...地图?"
桓教授赞许地点头:"冬奕眼力不错。莫远认为这是指向青铜峡某处的地形标记。"老人叹了口气,"他执意要亲自去验证,说那里可能埋藏着完整的青铜觚。"
"然后他就再没回来。"莫诗颜的声音干涩得不像自己的。
书房陷入沉默,只有雨水敲打芭蕉叶的声音。桓冬奕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侧,体温隔着衣袖隐隐传来。
"诗颜,"桓教授突然改变称呼,"你父亲最后打给我的电话里,提到一个细节。"老人从案几抽屉取出一本皮面笔记本,"他说青铜峡的符号排列与常规不同,像是某种...密码锁。"
莫诗颜猛地抬头:"需要特定顺序激活?"
"很可能。"桓教授翻到某页,上面是父亲熟悉的笔迹,"六个符号对应六个方位,只有按正确顺序触发,才能找到隐藏的..."
一声惊雷突然炸响,打断了他的话。电灯闪烁几下,灭了。昏暗的书房里,只有青铜器表面反射着微弱的幽光。
"停电是常事。"桓教授淡定地点起蜡烛,"冬奕,去厨房看看你外婆要不要帮忙。"
桓冬奕明显不想离开,但在外公坚持的目光下还是走出了书房。烛光摇曳中,桓教授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
"诗颜,有件事你必须知道。"老人从领口掏出一枚玉坠,上面刻着与书签相似的云纹,"我们桓家祖上是西周史官,世代守护这个秘密。你父亲的研究触碰到了某些...禁忌。"
莫诗颜攥紧拳头,指甲陷入掌心:"您是说他的失踪不是意外?"
"我不确定。"桓教授叹息,"但那个青铜觚绝非普通礼器。传说它能预知天象异变,武王伐纣时就靠它预测了牧野之战的时机。"
烛光突然剧烈摇晃,将两人的影子投在书架上,扭曲成诡异的形状。莫诗颜想起父亲笔记最后一页潦草写下的字句:"青铜为钥,星图为引,真相藏在雨声中。"
"我该怎么做?"她听见自己问。
桓教授将玉坠放回衣领:"继续你父亲的工作,但务必小心。"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门口,"冬奕那孩子虽然跳脱,但值得信任。他的计算机技术或许能帮上忙。"
厨房方向传来碗碟碰撞声和桓冬奕的笑声,与书房的凝重氛围形成鲜明对比。莫诗颜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周日拜访,已经将她推向某个无法回头的路口。
"外公!"桓冬奕的声音由远及近,"外婆说可以开饭了——"他推门进来,看到两人表情后戛然止步,"发生什么了?"
桓教授瞬间恢复了和蔼神色:"没什么,给诗颜讲了些她父亲的事。"老人站起身,烛光在他皱纹间跳动,"对了,冬奕,你那个星象模拟程序可以改进一下,加入公元前1045年的岁差参数。"
午餐在餐厅进行,菜色简单却精致。桓冬奕的外婆是个慈祥的银发老人,不断给莫诗颜夹菜,却只字不提她父亲的事。饭桌上,桓冬奕说起妹妹桓夏的病情,提到下周要带她去北京复查。
"小夏一直想见你。"桓冬奕突然对莫诗颜说,"她看了你在《考古学报》上发表的那篇甲骨文破译法,成了你的小粉丝。"
莫诗颜惊讶地抬头:"那篇专业论文?她才多大?"
"十五岁,但已经读完《说文解字》和《金石录》。"桓冬奕的语气混合着骄傲与担忧,"心脏病限制了她行动,却关不住那颗脑袋。"
饭后,雨势稍缓。桓教授带他们来到后院的工作室,这里摆满了青铜器复制品和考古工具。莫诗颜的目光立刻被墙上的大幅地图吸引——那是青铜峡及周边地区的详细地形图,上面用红笔画着几个醒目的标记。
"这是...?"
"你父亲当年的考察路线。"桓教授指着最远的那个红叉,"他最后到达的位置,距离传说中的'观星台'遗址只有两公里。"
桓冬奕已经掏出手机拍照:"我可以让程序结合这个更新路径预测。"
莫诗颜凑近地图,突然注意到右下角有个铅笔写的日期——父亲失踪前三天。她的胸口一阵发紧,仿佛能透过纸张触摸到父亲当年的焦虑与期待。
"我需要去这里。"她轻声说。
桓教授与桓冬奕交换了一个眼神。老人从工作台抽屉里取出一把老式钥匙:"老陈家下周不是要去安阳吗?他借了我的车。"钥匙被放到莫诗颜掌心,"车后备箱里有全套考古工具,就说是帮我送资料。"
莫诗颜握紧钥匙,金属的冰凉触感让她想起父亲离开那天的雨。桓冬奕的手突然覆上来,温暖干燥。
"我们一起。"他说,声音里没有往日的戏谑,只有坚定。
回程的公交车上,两人并肩坐着,雨水在窗玻璃上蜿蜒成小河。莫诗颜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听说你在打听青铜峡的事。我知道些你父亲的消息,见面谈。祁原】
她皱眉。祁原是历史系出了名的投机者,怎么会突然关心这个?正犹豫是否要回复,手机被桓冬奕抽走。
"别理他。"桓冬奕快速浏览信息,眉头紧锁,"上周他还向陈老打探我们的研究进展。"他把手机还回来,指尖在屏幕上留下淡淡的水痕,"这人不简单,家族做古董生意起家,去年还卷入过文物走私案。"
莫诗颜惊讶于他的情报收集能力:"你调查过?"
"基本背景核查。"桓冬奕耸耸肩,耳钉在车厢灯光下一闪,"对接近你的人都该如此。"
这句近乎占有欲的宣言让莫诗颜耳根发热。她转头望向窗外,雨水中的城市像被蒙上了毛玻璃。父亲的身影似乎就站在某个雨帘之后,等待着她去揭开最后的谜团。
"周三,"她突然说,"等陈教授出发后我们就走。"
桓冬奕点点头,没有多言。公交车驶过水洼,倒影中的城市支离破碎。莫诗颜摸出父亲的书签,青铜表面已经染上她的体温。六个符号在昏暗光线下仿佛有了生命,诉说着三千年前那个雨夜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