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负责人已经和贵公司法务详细沟通了,但有些宏观层面的风险,我们认为直接向您汇报可能更高效。」我坚持道。
电梯来了,他没有立刻进去,似乎在思考。
「您看这样可以吗?」我适时地补充道,「如果我现在方便的话,我可以利用这几分钟简单向您汇报一下。」
他终于抬手看了看表,然后点了点头,「上来吧。」
电梯里只有我们两个人。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立刻抓住时机,言简意赅地提出了我对项目潜在法律风险的分析和建议。我的语速不快不慢,条理清晰,用词专业,但又尽量通俗易懂。
我注意到,随着我的讲述,他原本冷峻的面容上,疏离感渐渐减少了一些,偶尔会微微皱眉,表示他在认真听。
等我讲,电梯门也刚好打开。
「周总,打扰您了。这是我的名片。」我递上名片。
他这次接了过去,目光在我名片上停留了几秒。
「思路不错。」他说了会议结束后,除了工作上的应答,对我说的第一句评价。
「谢谢周总的认可。」我微笑着。
「关于那些问题,你可以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发到我邮箱。」他竟然主动给了我他的邮箱地址。
那一刻,我心里的小人已经开始欢呼了!第一次交锋,成功!
2
有了周总的邮箱,我的“主动出击”便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当天晚上就加班加点,将那些风险分析整理成了一份专业而详尽的报告,并附上了一些前瞻性的法律建议。
邮件发送后,我并没有立刻收到回复。我知道,“高岭之花”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攻克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继续以工作的名义,寻找与他联系的机会。
比如,在项目组的群里,我会就一些问题@他,或者@他公司的刘经理,然后巧妙地引导话题,让他看到我在积极推进工作。
或者,当项目遇到一些小阻碍时,我会私下给刘经理打电话,了解情况,然后在合适的时候,给周总发一封邮件,看似在汇报进展,实则是在展现我的能力和对项目的关注。
渐渐地,我发现他回复邮件的速度快了一些,有时甚至会简单地回复一个“收到”或者“知道了”。
这对我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我们律所的同事们很快就注意到了我的异常。
「秦意,你最近怎么对这个项目这么上心啊?」我的好姐妹兼同事,李曼,一边啃着苹果,一边斜着眼看我。
「当然上心了,这可是个大项目!」我义正言辞地说。
「别装了。」李曼翻了个白眼,「你是不是看上人家周总了?」
我脸一红,「说什么呢!」
「切,你那点心思还能瞒得过我?」李曼凑过来,一脸八卦,「怎么样?进展如何?他理你了吗?」
「他……」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分享了周总给我邮箱,以及他回复我邮件的事情。
李曼听得一愣一愣的,「我去!真被你拿下了?高岭之花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