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如果能证明是它干的。”他又加了个前提。
“怎么证明?难道我在家里安个监控吗?”我哭笑不得。
“那没办法,猫的行为很难控制的。”
“你的意思是,它破坏了就破坏了,不用负责咯?”
“不是,我的意思是,要讲证据嘛。”
我简直想掀桌。这哪是协议,分明是他给自己开脱的借口!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我们终于敲定了协议的大部分条款:
猫砂盆由他负责清理,保证干净。
煤球的食物、玩具、看病费用全部由他承担。
煤球不能在我的床上睡觉。
煤球不能在我洗澡的时候冲进浴室(这一点尤为重要,毕竟我刚搬进来就遇到了浴室惊魂)。
如果煤球损坏我的物品,由他负责赔偿(但赔偿标准和证明方法依然模糊)。
双方不得干涉对方的正常生活(除了与煤球相关的事)。
如果一方带异性回家,必须提前告知另一方。
最后一条是我强烈要求的,虽然我知道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想到他可能带其他女人回来,我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舒服。这纯粹是作为一个合租室友对隐私和边界感的需求,嗯,一定是这样。
签协议,我们都松了一口气。感觉像成了一项伟大的外交使命。
然而,协议只是理论,现实依然鸡飞狗跳。
煤球依然会在半夜跑酷,只不过现在,我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去敲他的门:“你的煤球又在疯了!”
猫砂虽然少了很多,但依然无法全杜绝。每次我发现地上有沙子,就会恶狠狠地瞪他一眼,他只好讪讪地去拿吸尘器。
我的植物也依然面临威胁,我不得不把它们全部转移到了我的房间里。
在这些围绕着煤球的日常摩擦中,我们对彼此的了解也逐渐加深。
我发现他虽然对猫溺爱得没边,但在工作上却非常严谨认真。他经常加班到很晚,回来时总是带着疲惫,但眼神依然明亮。
我也发现他并不是全不讲道理,只是涉及到煤球时,他的“父爱”就会冲昏头脑。当煤球生病时,他会焦急得像个无头苍蝇,那种担忧和无助,让我看到了他硬朗外表下柔软的一面。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发现家里一片漆黑。我以为他还没回来,正准备开灯,却听到卧室里传来微弱的呻吟声。
我心里一惊,敲了敲他的卧室门:“你在里面吗?怎么了?”
没有回应。
我有点慌了,用力推开门,只见他躺在床上,脸色苍白,额头上都是冷汗。煤球趴在他胸口,发出不安的叫声。
“你怎么了?!”我快步走过去,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烫得惊人。
“胃……胃疼……”他虚弱地说。
我赶紧去给他找药,倒水,然后给他煮了碗清淡的小米粥。
他吃了药,又喝了粥,脸色才稍微好转了一些。
“谢谢。”他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