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日记尽头是你
本书标签: 校园 

记忆缝中的伏笔

日记尽头是你

江池的信之后,我沉默了整整一天。

不是崩溃,也不是难过到失语,而是单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一封没寄出的信,就像一把钝刀,把你心里某个部位反复划开,却偏偏不让你流血,只留下一种钝痛,难以止息。

我不敢再翻他的遗物。

但江母说:“他留下的东西,多得很。”

她几乎是在请求我:“你能不能帮我看一看,他以前写过些什么?我不懂那些,也不知道哪些是重要的……但我总觉得,他最后那段时间,总是在预备什么。”

我点了头。

*

那个下午,阳光很好,我坐在江池卧室的地板上,拆开一个个标着日期的收纳盒。

我以为里面是乱七八糟的票根、便签、小卡片。可实际上,江池整理得很细致,连时间顺序都排好了。

有一摞文件袋里是他手写的稿子。

看起来像剧本草稿,零碎地写着人物对白,有的还画了几笔人物草图。他居然给每个角色起了名字,连配角都有完整的设定。

我记得他以前说过想做编剧,但我一直当他在开玩笑。

可现在,我却清楚地看到一个少年,真的在为那句“不想死得太普通”而拼尽力气。

江母轻声说:“这些我都不知道……他也从来没让我们看。”

我翻看着那些泛黄的稿纸,指尖一页页地掀着,却总觉得心跳得不对劲。

仿佛不是我在翻,而是他在慢慢地、把自己摊开在我面前。

*

我从文件袋底部抽出一本速写本,封皮已经磨毛。

第一页,是一张素描。

那是我们高三时的教室。

我看得一愣——

那张图上的视角,是从最后一排画的,而前排正中靠窗的位置,坐着一个低头看书的人。

画得不清楚,只有个背影,但我一眼就认出那是我。

他到底画了多少张这个姿势。

可是他画里所有的我,都只有背影。

旁边写着:

“每次他坐那里,我都忍不住看。

可惜他从来不会回头。”

我几乎是停在那一页,久久没翻过去。

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很多事:

江池在教室最后一排,却死活不愿换座位;

他在食堂总是晚我一步排队,却偏偏刚好跟我坐同一张桌;

他在我生日那天送了我一张画着小恐龙的卡片,还说“随便画的”;

他把我买的同款蓝色圆珠笔当宝贝用,一直不舍得扔。

我以前以为那些是偶然。

现在才知道,原来那不是偶然,是伏笔。

是一个人用尽全部耐心在铺的伏笔,只为一个结局——我能看见他。

*

我坐在地板上,看着那一叠稿纸,忽然觉得后悔。

不是后悔没早知道他喜欢我。

而是后悔,我从来没有认真看过他。

我是不是也太习惯忽略了?他太吵,我便以为他肤浅;他太会闹,我便以为他没心没肺;他成绩不稳定,我便以为他不努力。

其实他一直很努力,只是不像我那样会藏。

他只是用他的方式活着,用一种我看不懂的热烈——拼命地靠近我。

*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走回家,路过以前我们常坐的那家奶茶店。

店门口还放着旧款的塑料凳子,贴着活动贴纸:“第二杯半价。”

我记得他以前最爱点焦糖奶绿,但总装作嫌甜,把奶油挑出来扔我杯里。

“你喝吧,正好你喜欢胖。”

我那时候还真信了,跟他说“我不胖”,他嗤了一声,顺手把吸管戳进我杯子里,说:“你嘴还挺快,喝你的吧。”

现在想想,他就是想跟我喝同一杯。

**

我站在奶茶店门口站了很久,最后还是买了一杯。

焦糖奶绿。

拿到手的时候,奶油软得像雪,塑料杯微微烫手,像极了那天我们坐在门口,脚边是江池的滑板,他咬着吸管,笑得一脸坏。

我走回家,在桌边坐下,一口都没喝。

灯光打在那杯奶茶上,我盯着它看了许久,心里一阵阵发酸。

有些人,离开之后才开始在你心里生根发芽。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江池。

但我知道,有些情绪,不再是单纯的愧疚或悔意,而是……一种本能的心痛。

心痛于错过,心痛于不曾回应。

更心痛于,他那么拼命地爱过我,而我从未给他答案。

**

我在第二天回江家前,把那本速写本和剧本草稿复印了一份,打算带回自己家好好整理。

江母问我要不要留下来吃晚饭,我摇头说不用。

“……那你能不能带一件他穿过的衣服走?”她递给我一个干净折好的纸袋,“我洗过了,一直没人穿。你要是不介意……”

我接过那袋衣服,是江池那件灰蓝色卫衣,领口有点磨旧,袖口边还有一点油彩印。

我记得那是他高三上学期常穿的,冬天里穿得最旧的一件。

我低声说:“我带回去吧。”

她点头,眼圈红了。

“谢谢你。”她说。

我没说话,只是低头走出门。

走出江家的时候,天正好落日,阳光把远处楼影拉得长长的。

我拎着那袋衣服,走在余晖之下,像是走在一条忽然不再沉重的路上。

我终于开始学着理解他。

学着,去回应那些曾经错过的伏笔。

上一章 早就看见你了 日记尽头是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