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话结束,李老师拿起名册:“现在点名,认识一下新同学,也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面貌。……沈妤!”
“到。” 沈妤站起身,声音清亮平静。
李老师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对优等生的期许:“嗯,坐下。……沈薇薇!”
“到!” 沈薇薇的声音甜美响亮,带着刻意表现出的活力。
“风洛岚。” 李老师念到这个陌生的名字时,停顿了一下,目光投向靠窗后排。
“到。” 一个低沉清冽的声音响起,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安静的教室,带着一种独特的穿透力。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声音的来源。
风洛岚依旧坐着,只是微微抬了抬眼,算是回应。她的姿态随意,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气场,仿佛她才是这个空间的主宰者。
李老师皱了皱眉,似乎对这种“不恭敬”的态度有些不满,但最终没说什么,只是记下了名字。教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议论声。
“哇,声音也这么酷……”
“好拽啊……”
“她不怕老李发火吗?”
沈妤没有回头,但她能想象出风洛岚此刻的模样。那份无视规则的冷傲,正是她性格的一部分。她心中反而升起一丝奇异的安定感。风洛岚越是这样特立独行,就越能吸引火力,为她分担一部分沈薇薇的关注。
第一节课是数学,高三的难度陡然提升。李老师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开始讲解上学期末摸底考试的最后一道压轴题。这道题难度极高,涉及到复杂的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综合运用,前世A班能完全听懂的也不超过十个人。
李老师讲解速度很快,板书龙飞凤舞。不少同学听得眉头紧锁,面露难色。沈薇薇更是努力维持着认真听讲的表情,但眼神已经开始放空。
沈妤看似专注地看着黑板,手中的笔偶尔在草稿纸上记下几个关键步骤。这些内容对她而言毫无难度,她甚至能预判李老师下一步要写什么。但她必须表现得像一个“正常”的优等生——理解,思考,偶尔需要停顿消化。
她的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风洛岚的方向。她发现,风洛岚根本没有看黑板!她依旧保持着单手支颐的姿势,另一只手……竟然在桌下快速转动着一支笔!那支普通的签字笔在她修长的手指间仿佛有了生命,化作一道黑色的残影,以各种不可思议的角度旋转、跳跃、穿梭,动作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和力量感!
那绝非无聊的消遣!那是一种极其高超的手部技巧训练!是长期进行精细操作或武器训练才能形成的肌肉记忆!沈妤前世在风洛岚受伤后照顾她时,曾无意中见过她这样转笔,当时只觉得酷,现在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风洛岚……她即使在课堂上,也从未放松过警惕,时刻在训练着自己的反应和手部控制力!她的注意力,或许从未真正放在课堂上!
这个发现让沈妤心头震动。她强迫自己收回目光,重新聚焦到黑板上。就在这时,她感觉到那道来自后方的目光,似乎在她身上停留的时间稍长了一些。风洛岚发现了她在观察她转笔?
沈妤的心跳又漏了一拍。她佯装思考题目,微微蹙起眉头,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掩饰刚才那一瞬间的分神。
李老师讲解完毕,环视教室:“这道题是上期末的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题型。都听懂了吗?有没有问题?”
教室里一片寂静。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生怕被点名提问。
李老师的目光扫过,最后落在了沈妤身上:“沈妤,你来说说,辅助线DE为什么这么作?依据是什么?”
来了。这是李老师惯用的伎俩,用提问优等生来检验教学效果,同时给其他同学“示范”。
沈妤站起身。她能感觉到身后风洛岚的目光,以及侧面沈薇薇投来的、带着一丝幸灾乐祸和期待的视线——沈薇薇巴不得她回答不上来或者出错。
沈妤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平稳:“李老师,这道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点E在平面BCD上的投影位置。辅助线DE连接点D和点E,而点E是线段AB上满足特定比例的点。作这条线的依据,是为了在平面BCD上构造出一个与已知条件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利用三垂线定理或其逆定理,将空间线面关系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从而证明线线垂直……”
她的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不仅回答了“为什么”,还点明了背后的核心思想“空间问题平面化”,甚至提到了“三垂线定理”这种更本质的工具。讲解深入浅出,比李老师刚才的板书更加透彻易懂。
教室里一片安静,不少原本没听懂的同学,在沈妤的讲解下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李老师严肃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非常好!沈妤同学的理解非常深刻!请坐。” 她对沈妤的欣赏溢于言表。
沈妤坐下,表情平静,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她能感觉到沈薇薇那边传来的、几乎要实质化的嫉妒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背上。她也能感觉到,身后那道属于风洛岚的目光,在她落座后,依旧在她身上停留了数秒。那目光里,探究的意味似乎更浓了。
接下来是物理课。物理老师张老师是个风趣的老头,课堂气氛活跃不少。他喜欢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随机点名让学生复述或简单应用。
“沈薇薇同学!” 张老师笑呵呵地点名,“你来说说,刚才讲的牛顿第三定律,核心是什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沈薇薇被点到,有些慌乱地站起来。她刚才光顾着偷偷用手机发信息和嫉恨沈妤,根本没仔细听。她努力回忆着,结结巴巴地说:“呃……核心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例子……呃……我推桌子,桌子也推我?” 她说完,有些不确定地看着老师。
教室里响起几声低低的哄笑。这个例子太基础太笼统了,而且表述不够严谨。
张老师皱了皱眉:“嗯……基本概念是有的,但例子不够具体,表述也不够规范。牛顿第三定律强调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且性质相同。比如,” 他拿起讲台上的两本书,“我用手拍这本书,我的手对A书施加了力,同时,物理书也对手施加了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两个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都发生在手和书接触的瞬间。明白了吗?”
“明、明白了。” 沈薇薇脸涨得通红,尴尬地坐下,感受到周围投来的或嘲笑或同情的目光,心中对沈妤的恨意更是滔天。为什么被刁难的不是沈妤?!
沈妤面无表情地看着黑板。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沈薇薇在学业上本就资质平平,又心思不正,在高三这种高强度、高难度的环境下,她的劣势会越来越明显,心态也会越来越失衡。而这,正是沈妤可以利用的。
上午最后一节是化学课。化学老师周老师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最讨厌学生拖沓和准备不足。她走进教室,二话不说,直接宣布:“把书收起来。拿出白纸,写上名字学号。五分钟后,随堂小测,范围是高二下学期的有机化学基础,重点在烯烃和炔烃的命名与性质!”
“啊?!”
“不是吧!开学第一天就考试?”
“完了完了!我暑假光玩了!全忘了!”
教室里顿时哀嚎一片。
沈薇薇的脸色更是瞬间煞白!有机化学是她的死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她就差点挂科!暑假更是碰都没碰过!她求助般地看向平时几个关系好的女生,对方也都是一脸苦相。
沈妤则是不慌不忙地拿出白纸,写下名字学号。高二的内容?对她而言如同小儿科。她甚至能准确预测周老师会出哪些刁钻的命名题和反应方程式。
她的目光扫过沈薇薇惨白的脸,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冰冷的弧度。机会,这不就来了?
小测开始。教室里只剩下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
沈妤下笔如有神,那些复杂的系统命名、同分异构体判断、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方程式……在她笔下流畅地流淌出来。她甚至故意在几道中等难度的题目上,留下了极其细微的、只有她自己知道的“瑕疵”——比如一个碳原子序号标得稍微模糊一点,或者一个反应条件写得简略了些。这是她计划的一部分:控分。她要保持优秀,但不能太过逆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过度关注,同时,也要为沈薇薇的“失败”做好铺垫。
而沈薇薇那边,则是抓耳挠腮,汗都下来了。她看着卷子上那些如同天书般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大脑一片空白。她偷偷抬眼,看到沈妤气定神闲奋笔疾书的样子,又看到周围同学大多眉头紧锁,心里更是又急又恨。她瞥了一眼讲台上正低头看教案的周老师,又看了看旁边一个化学成绩不错的女生,一个恶毒的念头在绝望中滋生。
她趁着周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瞬间,飞快地将一张小纸条揉成团,用指甲轻轻一弹——动作隐蔽而熟练——纸团准确地滚到了旁边那个女生的脚边。
那女生吓了一跳,低头看到纸团,又惊恐地看了一眼沈薇薇。沈薇薇正用哀求的、楚楚可怜的眼神看着她,双手合十无声地做着口型:“求求你!帮帮我!”
那女生犹豫了一下,看着沈薇薇泫然欲泣的样子,又想起平时沈薇薇给她的好处,最终一咬牙,飞快地弯腰捡起纸团,在桌子底下展开,然后迅速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写下答案……
这一切,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全落在了两个人的眼中。
一个是讲台上,看似在写板书,实则眼观六路的周老师。她粉笔在黑板上重重一顿,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猛地转过身,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射向沈薇薇和那个女生!
另一个,则是靠窗后排的风洛岚。她不知何时已经停止了转笔,那双深邃的眼眸正平静地注视着沈薇薇传递纸条和那个女生捡拾的全过程,眼神淡漠得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在看一场与己无关的默剧。她的目光,甚至还在沈妤身上停留了一瞬——沈妤正专注于自己的试卷,似乎对身后发生的一切毫无察觉。
风洛岚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弧度。那弧度极淡,转瞬即逝,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嘲弄。
沈薇薇,你完了。
沈妤在心中,无声地宣判。她依旧没有回头,笔下不停,但眼底深处,却是一片冰冷的笃定。开学第一课,沈薇薇就亲手把刀子递到了她手上。
这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