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即可好转."我答道,表明一周内要行动.
...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话本小说。" />"需几日见效?"萧离问,意指我们有多少时间.
"七日即可好转."我答道,表明一周内要行动.
就这样,我们通过貌似寻常的医患对话,实则成了密谋.离开时,萧离突然道:"大夫留步,本王有一物相赠."
他从枕下取出一枚玉坠,递给我:"此乃家传之物,愿大夫收下,以示谢意."
我接过玉坠,恭敬道谢.走出燕王府后,我才敢细看——这是一枚特殊的令牌,上面刻着"奉旨行事"四个小字,是萧离身为皇叔的特权象征.
林婉之见我得到此物,喜出望外:"有了这个,我们就有了最后的保障."
次日,林婉之着手安排我面见太子的事宜.
"我与几位太子信任的大臣打过招呼,他们愿意为你引荐."林婉之解释,"但太子必然怀疑你的动机,所以我们得编一个合理的故事."
经过一番策划,我们决定以"愿意交出'循命记',换取安稳生活"为由头,引起太子的兴趣.
三日后,林婉之带来消息:"太子同意见你了!明日午时,东宫觐见."
我长舒一口气:"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记住计划."林婉之叮嘱,"务必让太子相信,你手中确有'循命记',而且只有释放吴景琛,你才会交出此书."
我点头表示明白.
就这样,时隔多月,我再次踏入皇宫,只是这一次,我的身份是一个带着重要筹码的谈判者,而不是被册封的女官.
东宫依旧金碧辉煌,太子萧炎端坐于上首,目光如炬.
"白秋染,"他淡淡开口,"别来无恙?"
我跪地行礼:"拜见太子殿下."
"免礼."太子挥手,"听说你有要事禀报?"
"是."我起身,直奔主题,"民女听闻右相吴景琛被控谋逆,关押天牢,心中不安,故特来求见太子."
"哦?"太子挑眉,"你与吴右相关系匪浅,为何对他的处境'不安'?"
"因为民女知晓一些关于'循命记'的秘密."我直视太子的眼睛,"而这些秘密,可能影响到太子殿下的未来."
太子眼中闪过一丝波动,但很快恢复如常:"什么秘密?"
"'循命记'上预言,太子登基前有一劫.但化解此劫的关键,并非在吴景琛身上."
"那在何处?"
"在民女手中."我沉声道,"'循命记'有言:太子大劫起于火,终于水,唯白氏可解."
这当然是我编造的,但听起来足够玄乎,符合预言的风格.
太子果然被勾起了兴趣:"此言当真?你手中有'循命记'?"
"民女不敢妄言."我神色肃穆,"太子若不信,大可验证."
"如何验证?"
"释放吴景琛."我直言不讳,"若他获释后,太子无恙,便证明民女所言非虚."
"荒谬!"太子厉声道,"吴景琛罪证确凿,岂能轻易释放?"
"太子何必动怒?"我不慌不忙,"若民女所言为真,释放吴景琛,太子便能趋吉避凶;若为假,太子大可再将他收押,不过多费些手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