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京城街头,我是“净化浊流计划”代号 2042 子项目的第五顺位穿越者。
很不幸,我的四位前辈,都无声无息地蒸发了。
盛夏的北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又闷热的气息,远处的雾霾像一层洗不掉的灰色绒毯笼罩着天空。我抬起手腕,看着植入手臂内侧的光脑投影,时间是 2041 年 7 月 1 日星期一,距离那场吞噬半个地球的“灰霭”彻底爆发,还有 12 个月零 27 天。
“净化浊流计划”是全球联合行动组织“未来挽歌”的核心项目之一,最高机密。其目的在于研究如何在不触发时间悖论的前提下,消弭或减轻由人类自身行为导致的全球性生态灾难。2042 子项目 具体而言 针对的是代号为“灰霭”的环境异变,全球共选拔了二十名顺位穿越者,代号统一为“清道夫”,因为发起这项行动的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官,现在“未来挽歌”的首席科学家伊芙琳·里德博士,希望我们能像清道夫一样,悄无声息地清除地球的病灶,不留下任何痕迹。
我叫卫泽,意思是守护一方水泽,父母希望我能像水一样, 适应性强,赋予生命。在加入“未来挽歌”之前,我是一名环境工程领域的顶尖研究员,专注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和新型催化剂技术。在过去十年里,我亲眼目睹了无数本可以避免的污染事件演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那种无力感像毒药一样侵蚀着我的内心。
我们三百个人经历了两年严酷的筛选和训练,最终只剩下二十人。我们并非超人,但每个人都在某个领域拥有无可替代的专长。我的特长,是数据分析与环境模拟预测。这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能够在大规模、高维度的复杂数据流中,快速识别出隐藏的规律和趋势,并在脑海中构建出精确到微米尺度的环境演化模型。
我的第一位前任,“清道夫”001,是位天才生物学家,试图通过提前释放经过基因改造的微生物来分解灰霭的主要成分。他在 2041 年初抵达,初期进展顺利,甚至通过匿名渠道发表了几篇震惊环境学界的高质量论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他忽略了微生物在复杂大气环境中的不可控变异,一种变异后的菌株不仅未能分解灰霭,反而加速了另一种致命气体的生成。最终,他被迫在任务失败前启动了自毁程序,与他所有的研究资料一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002是位顶尖的计算机专家,试图通过渗透全球气候控制系统,微调气流模式来驱散灰霭。他在 001 失败后不久抵达,凭借其卓越的黑客技术,成功潜入了几个主要大国的气象卫星网络。但他低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和技术壁垒,在他即将成关键调整时,被一个国家的反网络入侵系统捕捉到了异常流量。虽然他没有暴露身份,但他的行动被视为敌对行为,直接导致了相关国家之间的高度戒备,气候数据共享中断,进一步加剧了灰霭预测的难度。他也因此耗尽了所有备用能源,无法成任务,最终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