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下策”:全军覆没,探索失败,人族失去这次机会。
杨一叹的选择和行动,就是他对“现实中策”的践行。他发挥自己的感知能力,努力规避危险,在危急时刻牺牲自己,为同伴争取生机。他的情绪是紧张、担忧,但又充满责任感。冲突是与圈外生物的搏斗,是内心对未知的恐惧与对同伴的承诺之间的挣扎。他的情节推进,就是在这残酷的“现实中策”中,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结局。
将“三策”模型应用于狐妖小红娘的角色,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动机、他们的痛苦、他们的选择为何如此。无论是淮竹的牺牲,苏苏的成长,还是一叹的坚守,他们都是在面对各自的“问题”时,进行了内心的推演与权衡,最终选择了那条在现实中可能实现,但往往伴随着巨大代价的道路。
这种分析方法,不仅能用来解读故事中的角色,也能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生活。
当你面临一个棘手的选择时:
- 你的现状痛点是什么?你真正不满的地方在哪里?
- 你理想中的结果是什么?你最渴望达到什么状态?
- 实现这个理想的阻碍和代价有多大?它真的可行吗?
- 在现有条件下,最可能实现的、且你能接受的结果是什么?你的“现实中策”是什么?
- 如果一切努力都失败,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你能承受吗?
- 你的“现实中策”有什么利弊?为何它是你的选择?
- 确定选择后,你将如何一步步去执行?你准备如何应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
将这种思维模式内化,无论是在创作中塑造角色,还是在生活中解决困境,都能让你更有条理,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和可能的走向。它不是万能灵药,不能保证你事事顺遂,但它能给你一双更清明的眼睛,一颗更坚韧的心,去面对那些无法逃避的“问题”。
记住,所有的故事和人生,都是在认清现实、勾勒理想、评估可行、推演中策、设想下策、权衡利弊、最终执行的循环中向前推进。那些最打动人心的角色,往往不是无所不能的英雄,而是在残酷的现实中,依然挣扎着,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他们的“现实中策”,即使遍体鳞伤,也从未放弃理想微光的人。
狐妖小红娘
所以,当我们再次回顾涂山苦情树下那无数个动人的故事,会发现它们都隐隐契合着这套“三策”的逻辑。每一个求助的委托人,都有着无法逾越的“问题”——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每一个被续缘的妖,都在生前为了这份感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苦苦挣扎,做出了属于他们的“现实中策”,哪怕那意味着牺牲、等待、甚至灰飞烟灭。
例如,在千颜篇中,梵云飞和厉雪扬的故事。
他们的“问题”:梵云飞爱上沙匪头子厉雪扬,但一个是西西域皇子,一个是人族沙匪,身份天差地别,误会重重,现实与相守的理想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