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出生时,已经是林家第三个女儿。
是个女孩,她的父亲依旧是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不愿意施舍
她的母亲躺在床上,虚弱地闭着眼睛,对她更是没有一丝怜惜反而是满满的怨恨,怨恨她们挡了她儿子的路。
和两个姐姐不同,林雨最后没有被遗弃在孤儿院门口,而是一直被一对多年不孕的夫妻收养。
养父姓陈,是个小商人,养母是家庭主妇。他们收养林雨时,确实抱着“养儿防老”的心思,虽然对她没有很亲近,但好在没有太过苛待她。
她有干净的衣服穿,有热饭吃,甚至还能上学。
虽然养父母从不抱她,也不会在她生病时彻夜照顾,但至少,她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最初的几年,林雨甚至只是觉得自己的父母只是比别的小孩儿的更加严厉罢了
林雨八岁那年,养母突然怀孕了。
十个月后,陈家迎来了亲生女儿——陈媛。
从那一天起,林雨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餐桌上,最好的菜永远摆在妹妹面前;
过年时,妹妹总有新衣服,而她只能穿妹妹淘汰的旧衣;
妹妹生病,养父母彻夜不眠地照顾,而她发烧到39度,也只能自己爬起来找药吃。
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十岁那年,她不小心打碎了妹妹的玩具,养母冷着脸说:“你知道这个多少钱吗?从你的生活费里扣!”
可是这所谓的生活费也只是足够她每天在学校吃最便宜的馒头的钱,那段时间她只能一个馒头分成两天或者是三天来吃。
而妹妹故意欺负她破坏她仅有的几样东西的时候,养母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多大点小事,我们一直养着你,你要感恩,要让着她。”
林雨上初中时,养父母开始跟她算账。
“你不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养你是善心,但你得记住这份恩情。”养母递给她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她从小到大的每一笔花销——
奶粉钱:200元/月(0-1岁)
幼儿园学费:3000元/年
小学书本费:500元/学期
甚至包括“水费电费分摊”:50元/月
“等你长大了,这些钱都得还。”养母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
林雨抱着账本回到房间,第一次哭了。
但她没有怨恨,反而更拼命地学习,因为她想快点长大,快点独立,快点离开这个“家”。
十八岁生日那天,养父把一张欠条放在她面前。
“总共二十三万六千八百元,一份都不能少,没有彻底还清之前每年按照正常借贷利息来计算”
林雨看着那张纸,突然笑了:“好,我还。”
她收拾了一个小行李箱,里面只有几件衣服和高中毕业证。临走前,她看了一眼正在客厅吃蛋糕的妹妹,心里没有任何留恋。
离开陈家后,林雨做过服务员、洗碗工、推销员,甚至工地搬砖。
她住过地下室,吃过馒头配咸菜,也曾因为交不起房租被赶出出租屋。
但无论多难,她每个月都会雷打不动地往养父的账户里打钱——不是因为她感激他们,而是因为她要彻底斩断这份所谓的“养育之恩”。
四年后,她还清了最后一笔钱。
那天晚上,她一个人坐在天台上,喝了一罐啤酒,对着夜空无声地流泪。
她终于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