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上,他递给我一瓶水,什么也没说。我看着他刀削般的侧脸,觉得有些不真实。
“送你回家。”他说。
一路无话,直到快到小区门口,我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谢谢你,刘耀文。”
他转过头,在微弱的路灯下,我看到他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下次遇到这种事,告诉我。”他说,语气很轻,却很坚定。
从那之后,他的关心变得更加外露。他会主动提出送我上下班,尽管他的行程一定比我紧凑得多。他会记住我不经意提起喜欢的东西,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日子送给我。他说他去给妈妈买礼物,为了满减顺便给我多买了一份,结果是一条我之前在橱窗前多看了两眼的项链。我收到后哭笑不得,用一副“我信你个鬼”的表情看着他,他竟然有点手足无措地解释:“可是都退不了了,你不要的话,多浪费啊。”说着用一副我拒绝不了的小狗样垮着脸。
我心里的那堵墙,在他这种笨拙又真诚的攻势下,一点点地瓦解。
我发现,他并不是我最初以为的玩世不恭。他对工作很认真,对朋友很义气,甚至对陌生人也保持着基本的礼貌。他只是不太擅长表达自己,习惯用一种略显冷漠的外壳来保护自己。但在我面前,他渐渐露出了真实的模样:一个有点缺乏安全感、渴望被理解和关爱的、像小狗一样粘人的大男孩。
然而,心里的顾虑从未全消失。我们之间悬殊的家境,他光鲜亮丽的生活圈,都像一道鸿沟横亘在我们之间。我只是个普通的设计师,过着朝九晚五、为房租水电操心的小日子,而他,出生就在罗马,身边环绕的都是和我全不同世界的人。我怕自己只是他一时兴起的新鲜感,怕自己最终会因为不适应他的世界而受伤。
这种不安全感,在宋亚轩要出国前的小聚上达到了顶峰。
那天是宋亚轩请我们几个关系好的朋友吃饭,说是提前告别。气氛有些感伤,又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大家你一杯我一杯,酒意渐浓。我平时不怎么喝酒,那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可能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又或许是宋亚轩的离开让我触景生情,觉得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很难抓住什么。
几杯下肚,我头开始晕,看着周围欢声笑语的朋友们,心里却涌上一股强烈的孤独感。我借口去洗手间,躲在隔间里,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我很难过,不是因为谁,只是为自己,为这种漂泊无依的感觉。我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不知道这种努力有没有尽头,也不知道身边会有谁一直陪着我。
手机震了一下,是刘耀文发来的消息:“怎么了?出来透透气?”
我吸了吸鼻子,擦干眼泪,出了隔间。刚走出洗手间,就看到他站在走廊里等我,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
“眼睛怎么红了?”他皱着眉,语气有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