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努力,那种不放弃的精神,是真实属于我的。
我决定不再去寻找回到那个世界的方法,也不再去纠结它的真实性。
我需要做的是,接受现实,接受自己。
接受我是一个有社交障碍和抑郁症的病人,接受我曾经经历过一场可能只是幻想的“穿越”。
然后,尝试带着这些经历,在现实世界中找到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这很难。非常难。
我的内心依然伤痕累累,对现实依然充满恐惧和不确定。
但我知道,我不能再逃避了。
逃避只会让我更加痛苦。
我开始配合治疗,按时吃药,积极参与医生的谈话。
我试着一点点地打开自己的心扉,与医生和护士交流。
我试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感受到一点点成就感。
日子依然艰难,但似乎有了一丝曙光。
我不再执着于那个虚幻的世界,但也没有全忘记它。
我把那段经历埋藏在心里,作为我生命中一段独特的体验。
那个痛苦的少年,宇智波佐助,他成为了我心中一个特殊的符号。
他代表着痛苦,代表着挣扎,也代表着那份未能全实现的救赎。
我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够全康复,何时能够真正融入这个现实世界。
但我会努力。
就像我在火影世界里努力变得更强一样,我也会在现实世界里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也许,救赎并不一定意味着改变别人的命运。
有时候,救赎只是意味着,在黑暗中,找到一丝属于自己的光芒。
而我,正在寻找那束光。
故事的结尾,并没有我想象中的,佐助回头,或者我回到现实后找到真正的他这种戏剧性的反转。
现实往往比故事更加残酷和冰冷。
我的“穿越”只是一场实验,我的“救赎”只是一段程序。
但我所感受到的痛苦和羁绊,却是真实的。
在那个虚幻的世界里,我没能全拯救他。
在现实世界里,我也没能全拯救自己。
但至少,我还在努力。
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意义。
一个旁观者的视角:
(新闻报道片段)
“……近日,我市第三研究中心宣布,一项关于虚拟现实辅助精神治疗的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该项目通过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世界,让受试者在其中进行沉浸式体验,以期改善其精神状态。据悉,部分受试者在体验结束后,出现了对虚拟世界过度依赖或认知障碍等副作用,目前正在进一步观察和治疗中……”
(两个病人家属在医院走廊的闲聊)
“哎,听说那个小姑娘,就是那个总说自己是什么忍者、穿越的那个,情况好像不太好啊。”
“是啊,看着挺可怜的。整天喃喃自语的,好像还活在她的那个幻想世界里呢。”
“造孽啊,这科技发展得太快了也不是好事。把人弄得都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了。”
“谁知道呢。也许对她来说,那个幻想世界,比咱们这个现实世界要美好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