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没有可能,凶手并不是在密室里杀人的?”毛利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有没有可能,死者是在别处被害后,尸体被转移到了密室里?”
工藤新一愣了一下,抬起头看向毛利兰。这个可能性,他之前并非没有考虑过,但因为现场的种种迹象太过美,让他一度排除了这个方向。
“转移尸体?”工藤新一陷入了沉思。
“是的。”毛利兰继续说道,“如果死者是在别处被害,然后凶手通过某种方式将尸体运到密室里,再制造出自杀的假象。这样一来,很多矛盾的细节也许就能解释通了。”
工藤新一的眼睛越来越亮。毛利兰的这个假设,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重新审视案卷,结合毛利兰的思路,开始推测凶手可能采取的转移尸体的手法。
“谢谢你,兰。”工藤新一真诚地说,“你的想法给了我新的灵感。”
毛利兰微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能帮到你就好。”
有了新的方向,工藤新一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他立刻联系了警方的同事,让他们重新对现场进行更深入的勘查,重点寻找尸体转移过程中可能留下的痕迹。
经过警方的再次勘查和工藤新一的缜密推理,他们果然找到了新的线索。死者房间的窗户虽然从内部锁死了,但窗户边框上有一些细微的划痕,以及一些不易察觉的泥土痕迹。这些痕迹,指向了一种可能性——死者可能从外部被吊入了房间。
结合这一发现,工藤新一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最终成功破案。
在新闻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及他是如何找到关键线索时,工藤新一微笑着说:“这次案件的突破口,是我的妻子毛利兰给我的灵感。她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帮助我重新审视了案件。”
第二天,毛利兰的名字和事迹登上了报纸,很多人都惊叹于这位“侦探的妻子”竟然也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
毛利小五郎看到报纸后,得意地哈哈大笑:“看吧!我的女儿就是厉害!跟着我这个名侦探,耳濡目染之下,当然也变得聪明了!”
毛利兰哭笑不得,但心里还是感到一丝温暖。她知道,毛利小五郎虽然嘴上不饶人,但心里还是为她感到骄傲的。
晚上,工藤新一回到家,看到毛利兰正拿着报纸,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
“看到报纸了?”工藤新一走过去,从身后抱住她,“我的华生小姐,你现在也是名人了。”
“别取笑我了。”毛利兰靠在他怀里,“都是你的功劳。”
“不,是你的功劳。”工藤新一认真地说,“如果不是你的那个假设,我可能还要在这个案子里困扰很久。”他吻了吻她的发顶,“兰,你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给我意想不到的帮助。”
“那是因为……我希望你不要那么累。”毛利兰轻声说,“我希望你能早点回家,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