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惊讶的是,新一的反应。他抬起头,目光与那个女孩相遇,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的光芒。
"你怎么知道?"
女孩微微偏头,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闻不到杏仁味吗?而且看她的症状——呼吸急促、皮肤泛红、瞳孔扩大...经典的氰化物中毒表现。"
新一挑了挑眉,似乎对这个陌生女孩的专业知识感到意外:"你是医学生?"
"不,只是恰好了解一些毒理学知识。"女孩平静地回答,"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检查她早些时候使用过的试剂瓶,特别是那些应该含有无机盐的。"
毛利兰惊讶地看着这一幕。通常,在案发现场,除了新一,很少有人能如此冷静地分析情况,更不用说提出具体的调查方向。而新一,他向来不太相信别人的推断,更倾向于自己寻找线索。
然而这一次,他竟然认真地考虑了那个女孩的建议,迅速转向实验台,开始检查试剂瓶。
"在这里。"不到一分钟,新一就发现了异常,"这瓶氯化钠被人动过手脚。"
女孩走到他身边,两人几乎同时弯腰,从不同角度检查那个可疑的试剂瓶。
"瓶盖的密封不整。"女孩指出。
"而且液体的颜色有轻微变化,正常的氯化钠溶液不应该有这种微黄色调。"新一补充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
"有人故意混入了氰化物,"女孩轻声说,"而且应该是针对铃木同学的。"
毛利兰站在一旁,惊讶地看着这两个人如此默契地分析情况。他们的对话简短而精准,仿佛两把锋利的手术刀,一起剖析着事件的真相。她从未见过有人能与新一如此同步地思考,更没见过新一对谁的判断如此信任。
警察和救护人员很快赶到,在新一和那个神秘女孩的指引下,铃木同学得到了及时的救治。随后的调查证实了他们的推测——有人确实在铃木同学的试剂中混入了氰化物,动机则与一场即将到来的校内选美比赛有关。
整个事件很快告一段落,但毛利兰却无法忘记那天的情景。特别是新一与那个陌生女孩之间奇妙的互动——他们似乎一见如故,在推理的世界里找到了难得的知音。
"那个女孩是谁?"当天放学路上,毛利兰忍不住问道。
"啊?"新一似乎刚从思考中回过神来,"噢,她叫灰原哀,是转校生,好像是今天才来报到的。"
"她懂得真多。"毛利兰评价道,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新一的表情。
"嗯,那家伙确实挺有两下子的。"新一若有所思地回答,脸上浮现出罕见的赞赏神色,"不过她知道的东西有点奇怪,尤其是对毒物那么了解..."
毛利兰注意到,新一称呼那个女孩为"那家伙"。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代称,但从新一口中说出,却带着一种微妙的亲近感。
"她会成为我们班的新同学吗?"毛利兰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