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杀青那天,剧组组织了聚餐。热闹喧嚣中,张真源拉着陆斯人走到一个安静的角落。
“这个送给你。”他递给她一个小盒子。
陆斯人打开,是一枚小小的胸针,是她生日那天微博上转发的那首老歌的歌名,用精致的字体镌刻而成。
“你……”她抬头看向他,眼中带着惊喜。
“你说,那首歌听了很多年。”他温柔地笑着,“从今以后,我们一起听。”
陆斯人眼中又泛起了泪光,她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抱住了他。
从此以后,“遇上方知有”不再只是她微博上的名字,更是他们之间,用七年光阴和重逢的勇气,共同书写的结局。
他们是娱乐圈的同行,也是彼此唯一的“斯人”。未来的路也许依然会有风雨,会有挑战,但这一次,他们决定紧握彼此的手,不再放开。
时代少年团
杀青后的日子,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轻松。新戏进入后期制作,宣传期也紧锣密鼓地安排上了。作为主演,张真源和陆斯人不可避免地需要捆绑出现。各种发布会、访谈、综艺节目,他们需要一起面对媒体和大众。
表面上,他们依然是敬业的演员,在镜头前保持着礼貌和分寸。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那些眼神的交汇,那些不经意间的互动,都带着只有他们才能理解的深意。
有一次,在接受一个线上直播采访时,主持人问到两人合作的感受。
张真源微笑着回答:“陆老师是非常有天赋的演员,和她对戏很有火花。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官方而得体。
轮到陆斯人,她垂了垂眼睑,声音平静:“张老师很专业,也很敬业。能够和他合作,对我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样是标准的回答。
弹幕里一片和谐,都是夸赞两人演技好、敬业的评论。
然而,当主持人问到剧中男女主角的分手戏时,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主持人:“剧里那场分手戏非常感人,据说两位老师拍的时候情绪都很到位。可以分享一下拍摄时的感受吗?”
张真源清了清嗓子,眼神不经意地瞟向陆斯人:“那场戏确实……很深刻。剧本写得很好,代入感非常强。我们当时都全沉浸在角色情绪里了。”
陆斯人接话:“嗯,角色的痛苦和不舍,在拍摄时感触很深。有时候,戏里的情节会让你联想到一些……过去的经历,更容易找到情绪。”她的话说得有些含糊,但张真源听懂了。她指的是他们自己的过去。
主持人没有察觉到其中的暗流涌动,继续追问:“那拍那场戏,有没有觉得特别累?情绪上需要缓和多久?”
张真源笑了笑:“还好。作为演员,还是需要快速从角色里抽离出来的。”
陆斯人也跟着说:“对,专业训练就是这样要求的。不过有时候,情绪还是会残留一些。”
她的话尾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张真源心头一紧,知道她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