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迅速组织了新的任务分配。他们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数据搜集,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干扰”和“预警”上。
“代码狗”负责带领技术组,编写针对畸变体可能使用的电磁频率和能量模式的干扰程序。他们需要利用所有志愿者的电脑算力,形成一个庞大的分布式计算网络,向城市的特定区域发射干扰信号。
“数据狂人”则负责信息传播组,利用各种社交媒体、论坛、甚至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以发布天气预警、交通管制信息、甚至是一些看似无厘头的“段子”的方式,隐晦地引导市民远离危险区域。
周奕则负责协调和决策,同时通过“黑猫”的渠道,关注官方和“守门人”的动向。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畸变体正在快速逼近城市中心,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数千台电脑再次亮起,化为无形的武器。干扰程序被部署到志愿者的电脑上,它们像无数个微小的节点,向城市的地下深处发射着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
这种干扰的效果微乎其微,就像用小石子去阻挡洪流。畸变体的移动速度并没有明显减缓,但至少,他们的行动让对方产生了一丝停滞和困惑。
与此同时,信息传播组的志愿者们也在疯狂地行动着。
“紧急通知:XXX区域因市政施工,道路临时封闭,请绕行!”
“友情提示:近期XX商业区人流量较大,建议错峰出行,或选择其他购物地点!”
“震惊!A市最强鬼屋竟在此处?胆小勿入!”——这是一种更隐晦的提示,试图用猎奇心理引导人们远离危险区域。
这些信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起了市民的注意。虽然很多人不明白原因,但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确实有一些人改变了出行计划,避开了即将发生危险的区域。
然而,官方和“守门人”很快就察觉到了他们的行动。
“黑猫”突然发出警报:“周奕!有人在尝试定位我们的信号源!他们发现了我们的分布式干扰网络!”
这是最后一段
他们的干扰行动,以及隐晦的预警信息,显然引起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的注意。他们不仅要面对未知的畸变体,还要面对可能来自官方或“守门人”的压力。
“能反追踪吗?”周奕问。
“很难!”“黑猫”说,“对方的技术很高!他们像幽灵一样,很难锁定具体位置!”
情况变得异常危急。他们暴露了自己,却无法确认对方是敌是友。而畸变体,距离城市中心区域已经越来越近了。
就在这时,周奕接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
还是那个经过处理的、机械般的声音,来自“守门人”。
“周奕先生,我们警告过您,不要再进行任何独立行动。”对方说,“你们的干扰行动,正在打乱我们的部署。”
“打乱你们的部署?”周奕愤怒了,“你们的部署在哪里?!你们有阻止那些东西吗?!它们快要到市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