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IP KPL电竞圈
大概五六年前,我在高中毕业这一年,混到了KPL联盟一支二线战队当替补,一个月工资才5K,连首发大神一场比赛的零头都不如,但好歹也算踏进了电竞圈,看着也挺风光。每天穿着队服出入训练基地,偶尔直播几小时,有时还能跟着首发选手们出席商业活动,拍照做后排背景板。
那时候正是KPL最火的时候,不像现在,市场和关注度都下滑了不少。当时移动电竞刚刚崛起,电竞选手的身份一下子从网吧宅男变成了腕儿,很多俱乐部都靠这波热度估值翻了好几倍。我加入的XDG战队就是其中幸运儿之一。
虽然我只是个籍籍无名的替补,但XDG确实挺有实力,一线队四成员都是顶尖大神级。据队里老队员说,老板从二级联赛开始投资,一开始也就是三四百万的投入,到我进队时,已经成立正规电竞公司不说,三个月前刚获得某知名资本两亿的注资,听说还有后续的赛事收入分成什么的。我有点听不懂那些商业条款,但就是觉得战队前景一片光明。
说实话,我刚进战队时挺自卑的。我只有高中学历,电竞这块虽然摸爬滚打了两年,但跟现在顶尖职业选手的操作和意识一对比,差距实在太大。
我从队内群里的资料看到,一线队的队员几乎全是职业联赛打过两年以上的,也几乎都是市区户口出身,家境优渥。只有我,来自偏远山区,父母都是务农的,他们只希望我毕业后赶紧回乡接班,种地卖菜...
然而我却铁了心要在KPL立足。那段时间我拼命训练,每天睡五个小时,其他时间不是在训练室里等级,就是在研究比赛录像。可惜,差距就是差距。半年过去,我依然坐在替补席上看着台上的首发队友们光芒万丈。
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命运轨迹。
那是俱乐部年中庆典,赞助商们都来了,我作为队员之一也得出席。活动现场人挤人,灯光璀璨,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业界大佬和商业精英。就在我端着香槟站在角落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穿着黑色连衣裙的女孩朝我走来。
"你好,我叫顾嘉,是战队新来的数据分析师。"她笑着伸出手,眼睛在水晶吊灯下闪烁着星光。
我有点慌乱地握了握她的手,"我是陈远,队里的...替补打野。"说出"替补"两个字时,我感到一阵轻微的窘迫。
"我知道你,我看过你的训练数据。"顾嘉神秘地笑了笑,"你的节奏感比队里现役打野还要好,只是缺乏比赛经验。"
这个意外的认可让我心跳加速。顾嘉不但长相出众,谈吐也很专业。聊天中得知,她刚从北美留学回来,父亲是某知名科技公司的高管,她自己则热爱电竞,靠着数据分析专长进入了XDG。
"我们这行,看数据比看履历重要。"她眼神真诚地看着我,"有稳定输出就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