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时刻,让剧组的人既感到新奇,又感到一丝紧张。而乌骨,则在心里默默给奈布加分。这些,都是他身上独一无二的特质,是其他任何演员都无法复制的。
而乌骨和奈布的对手戏,更是剧组每天的看点。
乌骨是经验丰富的影帝,他的表演优雅、精准,带着一种掌控全场的自信。而奈布,则是凭借着最原始的直觉和情感爆发,他的表演不按常理出牌,充满了不可预测性。
两人的对戏,就像是高手过招,电光石火,充满张力。乌骨需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去接住奈布那些带着野性的表演,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应,去引导。
这让乌骨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兴奋。他已经太久没有遇到能真正激发他斗志的对手了。
他们的关系也在这种高强度的合作中悄然变化。
从最初的“老师”和“学生”,变成了某种更微妙的东西。
乌骨依然毒舌,依然喜欢“调教”奈布,但语气中少了几分不耐烦,多了几分耐心和纵容。他会亲自给奈布讲戏,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台词。会在奈布表现好的时候,毫不吝啬地夸赞,尽管他的夸赞方式依然很“乌骨”。
“勉强……有点像人了。”这是乌骨对奈布最高级别的赞美。
奈布依然寡言,依然对娱乐圈的很多事情感到困惑。但他越来越习惯了乌骨的存在,习惯了乌骨的毒舌,习惯了乌骨的“调教”。
他会主动向乌骨请教问题,尽管他的问题有时会让乌骨哭笑不得。比如,“乌骨老师,为什么电影里的人总是要说废话?直接动手不是更快吗?”
他也会默默地做一些让乌骨感到意外的事情。
有一次,乌骨感冒了,声音沙哑,状态很差。奈布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给他泡了一杯热腾腾的蜂蜜水,水杯上还贴心地写着“趁热喝”。
乌骨当时愣住了,他已经很久没有被人这样照顾过了。他端起那杯蜂蜜水,热气扑在脸上,暖暖的。他看着奈布,奈布的表情依然平静,仿佛这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你……怎么想起来这个?”乌骨问。
“你嗓子不舒服。”奈布言简意赅。
乌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像蜂蜜水一样甜丝丝的。
还有一次,乌骨拍一场雨戏,淋了很久的雨,全身湿透。收工后,奈布立刻拿了一条干净的毛巾冲过来,递给他。
“谢谢。”乌骨接过毛巾,擦了擦脸。
奈布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站在一边。
乌骨看着他,突然觉得,这块“木头”,其实一点也不木。他只是不善于表达,但他会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关心和照顾身边的人。
这些细节,一点一点地渗透进乌骨的生活,像涟漪一样,在他平静的心湖上荡开。
他开始越来越关注奈布。关注他的表情,关注他的情绪,关注他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
他发现,奈布在对着镜头时,眼神会变得锐利而专注,仿佛镜头里藏着他的猎物。但当他看着自己的时候,那双浅蓝透绿的眼眸,会带着一种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