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初透时,沈清璃已站在营帐前的石台边,手中“璇玑灵鉴”泛着微弱银辉。昨夜密林一战虽惊险万分,却也让她彻底掌握灵鉴新能力——不仅能感应碎片异动,更能窥探敌阵虚实、识破陷阱机关。
“姑娘,您真打算今日就设局?”月柔轻声问,眉眼间满是担忧。她尚年幼,却在沈清璃身边多年,早已学会察言观色。
沈清璃未答,只是将灵鉴轻轻收入袖中,转身步入营帐。
凤昭华早已等候多时,一身玄色长袍衬得她气度沉稳。见沈清璃进来,她微微颔首:“昨夜一战,你可有发现什么?”
“不止是碎片。”沈清璃缓缓坐下,声音低而坚定,“那刺客言语虽少,但行动之间处处设伏,显然是早有准备。我怀疑,他们不仅知晓我们此行目的,还掌握了我们的行军路线。”
凤昭华目光微凝:“你是说……内奸确实存在。”
沈清璃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张纸,上面画着几道复杂的符文:“这是我在石阵附近拓下的。与先前所得碎片上的符号相似,却又有细微差异。若非昨夜灵鉴觉醒新能,恐怕我也无法察觉其中端倪。”
凤昭华接过纸张细看,片刻后抬眸:“你要如何引他现身?”
“放出假消息。”沈清璃语气笃定,“一则关于碎片的新线索,一则关于明日出兵方向的调整。若他真是内奸,必定会传信出去。”
凤昭华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我来安排人手配合你。”
计划迅速展开。
午后,营地各处便开始流传起一则消息:据可靠情报,烟洲城西郊某废弃村落藏有一枚重要碎片,极可能与整块玉璧残片有关。更有传言称,此地曾是旧贵族秘密祭坛,埋藏无数机密典籍。
士兵们议论纷纷,有人兴奋,有人疑虑,也有人暗自记下这些话,悄然离去。
沈清璃并未阻止,只让阿影带几名心腹暗中盯梢。
果然,不到半日,一名士兵趁着夜色,悄悄潜入营外树林,取出一只灰羽信鸽,低声说了几句,便将其放飞。
阿影立刻回报。
沈清璃听完,神色不动,只吩咐:“继续盯着他,别打草惊蛇。”
凤昭华皱眉:“若他只是个传信的棋子呢?幕后之人未必会现身。”
“不妨事。”沈清璃淡淡一笑,“只要他传了这封信,幕后之人便会有所动作。我们只需等他下一步。”
夜深人静,营帐内烛火摇曳,沈清璃再次取出“璇玑灵鉴”。灵鉴光芒比昨日更盛,仿佛感应到某种召唤般微微震颤。
她闭上双眼,心神沉入其中。
刹那间,天地似被金光笼罩,空气中流动的气息清晰可见。她的意识仿佛穿透层层迷雾,直抵远方某处隐秘之地——那里,黑衣人围坐于一座石殿之中,正对着一份地图低声交谈。
“她果然来了。”一人冷声道,“看来那假消息起了作用。”
另一人则道:“她手中的灵鉴不简单,竟能看穿我们的布局。不过……越是如此,越说明她身上藏着更大的秘密。”
沈清璃心中一凛,正欲再探究竟,忽觉灵鉴光芒骤然一黯,意识被猛地拉回现实。
她睁开眼,额角渗出薄汗。
凤昭华忙问:“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在等我。”沈清璃低声道,“而且……似乎早就知道我会来。”
凤昭华面色一沉:“看来,这场局,不只是我们在布。”
沈清璃却笑了:“那就让他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
翌日清晨,营地气氛格外紧张。沈清璃当众宣布,将于三日后正式出兵西郊,目标正是那座传闻中的废村。
士兵们议论纷纷,士气高涨,唯有那名夜间传出消息的士兵神情略显慌乱,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低头退下。
凤昭华观察入微,低声对沈清璃道:“他已经开始不安了。”
沈清璃微微颔首:“今晚,他会采取行动。”
果不其然,夜幕降临后不久,营中突现骚乱。几名巡逻士兵发现有人试图偷走一封军令文书,当场将其擒获。
审讯之下,那人供出幕后主使竟是军中一位副将——此人原属旧贵族门下,因家族没落才投靠朝廷,表面忠心耿耿,实则暗通敌营。
凤昭华亲自提审,对方冷笑一声:“你们以为,抓住我就能断了他们的耳目?太天真了。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沈清璃静静看着他,忽然道:“你说的‘真正棋局’,是指什么?”
那人嗤笑:“你以为你手中的灵鉴是什么?不过是别人设下的诱饵罢了。它不是你的助力,而是你命运的锁链。”
沈清璃心头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
凤昭华怒喝:“你到底想说什么?”
那人却不再开口,只冷冷望着沈清璃,眼中竟闪过一丝怜悯。
沈清璃沉默良久,转身走出牢房。
月柔跟上来,小声问:“姑娘,他说的话……可信吗?”
沈清璃没有回答,而是望向夜空,繁星点点,一如她穿越至此的第一夜。
她喃喃道:“灵鉴……究竟是谁留给我的?”
远处,风穿过林间,吹动她素色长衫的一角。
下一瞬,她眼神骤然一厉。
“不管它是谁留下的,我都不会再受制于人。”
她回头,对凤昭华道:“明日,按原计划出兵。”
凤昭华深深看了她一眼,终于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