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少年团
我叫陈眷,是个插画师,兼写些小说,还有那么点儿小收入。今年二十七,刚好是被中国传统父母定义为"大龄剩女"的年纪。
半年前,我和相处了四年的男朋友分手了。原因很俗套——他觉得我太依赖他,想要更多"个人空间"。而我怀疑这不过是他想要脱身的借口,因为在此之前,我曾不止一次暗示希望结婚。每一次,他都以"再等等"敷衍过去。
分手那天,他坐在我们常去的咖啡厅里,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眷眷,你是个很好的女孩,但我觉得我们不合适。"那一刻,四年的感情如同被按下了删除键,干净利落地消失在他平静的语气里。
我不是没哭过,也不是没有翻来覆去地分析过我们的问题。但最后,我选择把自己埋进工作里,用赶稿的疲惫麻痹被背叛的心痛。
然而对于中国父母来说,女儿的婚姻大事永远比她的心理健康更重要。特别是当这个女儿已经奔三的时候。
"陈眷,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妈妈站在我的卧室门口,手里拿着一叠相亲资料,"这是李阿姨介绍的,条件很不错,明天见一面。"
我连看都懒得看那些资料:"妈,我上个月才去见了王阿姨介绍的,前天还见了您同事的侄子。您不累,我都替您累了。"
"怎么会累呢!又不是什么体力活!"妈妈理直气壮,"再说了,上次那个医生虽然家境不错,但人家图的是门当户对,你一个小插画师能入他法眼吗?前天那个倒是对你挺有意思,就是长得……"她做了个嫌弃的表情。
我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所以您到底是要我嫁人还是要我找个帅哥欣赏啊?"
"帅哥当然是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人品性格要好,将来会对你好,"妈妈坐到我床边,语气难得地温和下来,"眷眷,妈不是要逼你,只是你已经快三十了,总该为自己的幸福考虑。"
看着妈妈眼角新添的几道皱纹,我突然感到一阵愧疚。也许在她眼里,我的婚姻不仅关乎我自己,也是她作为父母的责任与期待。
"好吧,明天我会好好打扮的,"我妥协道,"但如果再碰到那种一见面就问我月收入、有没有存款的,我可真的要翻脸了。"
妈妈笑了,捏了捏我的脸:"这次不会的,这次是妈妈的老朋友,她儿子和我们家也算有渊源。"
"渊源?什么渊源?"我好奇地眯起眼。
"明天你就知道了,"妈妈神秘兮兮地站起身,"早点休息,别又熬夜画画。"
看着妈妈关上门离开的背影,我叹了口气。妈妈口中的"渊源"让我隐隐有些不安,但转念一想,反正也就是走个形式,吃顿饭的时间,忍忍就过去了。
我翻开床头那叠相亲资料,最上面的照片让我愣住了——一张年轻男孩的证件照,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干净的眉眼,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年轻特有的朝气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