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得你半夜回来摸黑,碰伤了算谁的。"他头也不抬,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语气平淡。
我们之间的关系,就这样在"互不打扰"的准则下运行着,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偶尔在公共空间擦肩而过,交换几句礼貌的问候,然后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直到那个案子的出现。
"谭检,最新的大案,领导指名要你负责。"助理小徐神色凝重地放下一摞材料。
翻开第一页,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天华集团非法集资案,涉案金额超过五亿,受害人数过千。
天华,这个名字在商界如雷贯耳。它是本地发展最快的科技企业之一,创始人沈明辉更是商界新贵,政商通吃,关系网错综复杂。
但让我真正心惊的是,这家公司的B轮融资名单上,赫然有马嘉祺所在的风投公司。
盯着那行小字,我感到一阵头疼。虽然协议上明确规定"工作互不干涉",但这样的关联性,足以让我面临回避的压力。
当晚回家,马嘉祺正在餐桌前用平板审阅文件,金丝框眼镜后的丹凤眼专注而锐利。听到我的脚步声,他抬头,递过一杯温水。
"今天有点晚。"他简单地说,不是质问,只是陈述。
我接过水杯,犹豫了一下:"马嘉祺,我今天接了个案子,可能和你有点关联。天华集团,之前你们投过。"
他手指在平板上停顿了一瞬,眼神闪了闪,很快恢复平静:"嗯,当年只是跟投,我们并不是主要投资方,后来C轮我们就退出了。"他合上平板,"如果你担心利益冲突,我可以提供当时尽调的一些材料,都是公开的,不涉密。"
我松了口气,他的反应比我想象的平静。甚至愿意提供帮助,这在我们的"互不干涉"原则下,已经算是个例外。
"暂时不用,我先梳理案情。"我婉拒了他的好意,抿了口水,"谢谢。"
他点点头,起身准备离开,走到一半又停下:"沈明辉这个人,表面光鲜,内里复杂,你要小心。"
我抬头看他,他的表情依然平静,但眼中多了一丝我读不懂的情绪。
我点点头,他没再多说什么,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六斤跟在他脚边,回头看了我一眼,似乎在传达某种无声的关切。
那一刻,我隐约感觉到,这个案子可能会打破我们之间那条无形的界限。
3.
接下来的一周,我几乎泡在了检察院。案情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沈明辉的律师团队如狼似虎,每一步都走得滴水不漏。最棘手的是那些资金流向,层层嵌套,如同迷宫。
连续五天的加班,眼前的数据和表格开始模糊重叠。我揉了揉太阳穴,发现办公室只剩我一人,窗外已是深夜。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马嘉祺:
——还在加班?
我回了个"嗯"。
十分钟后,办公室门被敲响。抬头看见马嘉祺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保温桶和一个纸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