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表面答应,实则利用蒋的野心设下圈套。他故意让林雨婷发现这个"交易",让她对蒋彻底失望。同时,他向蒋暗示,林掌握了公司内部的财务黑幕,威胁要曝光,必须除掉她。
元旦当天,王明先约林在别墅见面,再以会议为由离开,此时蒋建国埋伏在别墅内,用预先准备的钝器袭击了林。随后王明秘密返回,指示蒋如何处理尸体和证据。
王明以三亚的社交媒体签到和照片作为不在场证明,而蒋则被指示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再报案,以便销毁全部证据。
最讽刺的是,林雨婷的日记本是王明授意蒋建国放在她抽屉里的伪证,目的是引导警方相信这是一起情杀案,而非预谋杀人。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中,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在操控局面,却都成了欲望和算计的牺牲品。林雨婷以为掌握了王明的把柄,蒋建国以为找到了升职捷径,王明以为能够美脱身。
案件终于水落石出。王明和蒋建国都被依法逮捕,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DNA检测结果确认了尸体就是林雨婷,她被害时年仅28岁。
这起案件结束后,我回到《开始推理吧》的录制现场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我们在节目中分析那些经过剧本精心设计的谜题时,现实中却有人在用最扭曲的方式书写着比任何剧本都更黑暗的故事。
我想起警方那位资深刑侦专家的话:"人性的复杂远超你的想象。当欲望、嫉妒、恐惧交织在一起,普通人也能成为恶魔。"
在《开始推理吧》之后的几期节目中,我变得更加沉默和谨慎。因为我知道,最可怕的黑暗不在灯光照不到的角落,而在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表面之下。
有时当我们在节目中欢笑着讨论"凶手"的动机时,我会想起林雨婷的案子,想起那些因为扭曲的爱与欲而毁灭的生命。推理不再只是游戏,它是直面人性深渊的过程。
也许这就是我参与《开始推理吧》真正的意义——不是为了成为"推理高手",而是通过这些故事,提醒人们警惕自己内心深处的恶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让它们战胜良知。
当案件的卷宗被归档,当镜头前的我继续扮演着"脑洞大开"的角色,那段经历却像一道伤疤,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提醒我真实与表象之间,往往隔着一个人性的深渊。
在《开始推理吧》录制的间隙,我常常会回想起林雨婷案件的后续影响。那个案子最终上了新闻,但报道中隐去了我的参与——这是我和节目组共同的决定。但真相从来不会全消失,它只是暂时沉睡。
两个月后的一天,节目组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附着几张照片,拍摄的是我和张教授在案发别墅外的景象。信的内容很简单:"你们以为真相已经大白了吗?"
这封信像一颗石子落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圈圈涟漪。我立即联系了当初负责此案的李警官。他告诉我,案子早已结案,王明和蒋建国都认罪了,证据链整,不存在任何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