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爱不是说出来的甜言蜜语,而是融入到每一个日常里的细节,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他的身影总能及时出现。
蜜月般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个月很快过去,我们回到了各自的战场。但他带来的改变,却留在了我的生活里。
他开始更主动地关心我的工作和情绪。我加班到很晚回家时,他会给我点外卖,或者即使不在家,也会让助理送一份热汤到我医院。我情绪低落时,他会暂停手中的工作,给我打电话,耐心地听我倾诉,然后用他特有的方式逗我开心。
有一次,我在手术室里待了十几个小时,出来时整个人都快散架了。我瘫坐在休息室里,连动一下手指的力气都没有。手机屏幕亮起,是马嘉祺的视频电话。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镜头里的他,似乎刚结束彩排,满头大汗,头发也湿漉漉的。
“乖乖,”他喘着气说,“怎么这么晚才忙?累坏了吧?”
我看着他疲惫却充满关切的脸,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怎么了?”他立刻紧张起来,“是不是很累?还是哪里不舒服?”
我摇摇头,吸了吸鼻子:“不是,就是觉得……觉得好累。”
他看着我,眼神变得柔软而心疼。他没有说那些苍白的安慰,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然后,他用他那双带着汗水的手,朝屏幕伸了过来,仿佛想隔着屏幕给我一个拥抱。
“抱抱,”他轻声说,“乖乖别哭。哥哥抱抱你。”
那个“哥哥”的称呼,带着他独有的温柔和宠溺,像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底。我再也控制不住,捂着脸,在屏幕前哭了出来。
他没有催促,只是耐心地等着我哭。等我平静下来,他才说:“乖乖,你看,哥哥也累得像个鬼。我们都是在努力生活的人,累的时候,就哭出来,没关系的。”
“想我吗?”他突然问。
我点了点头。
“我也想你,”他说,“特别想。想现在就飞到你身边,把你抱得紧紧的。”
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委屈都烟消云散了。我知道,无论他离我多远,他的心,始终和我紧密相连。
我们的感情在经历了一次“非典型冷战”后,反而变得更加坚固和深刻。我们学会了更坦诚地沟通,学会了在忙碌的生活中,挤出时间给彼此。
当然,外部的压力依然存在。偶尔在网上看到一些不友好的评论,或者一些别有用心的揣测,我心里还是会有些不舒服。
但马嘉祺处理这些事情的方式也变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偶尔幼稚地回怼。他选择了更成熟的方式——用实力说话,用作品证明自己,同时,也在合适的场合,以不打扰我的方式,表达对我的爱意和保护。
有一次,他在一个访谈中被问到“生活中最让你感到安心的事情是什么”。他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