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汪苏泷在青岛开演唱会。而唐欢则是去了河南,看看她的好闺蜜柠檬,顺带开个讲座。
人生中第一场讲座,唐欢开启得很完美。
讲座是下午进行的,在一所大学。她从动物行为学基础,讲到了宠物情绪解读,然后是社会化关键期的科普。然后才在学生的提问下,讲起具体的行为行为问题。
在这里她举了大量的例子,正向训练和负面都有,不过她还是倾向于正向为主,负面主要是压制行为,并不是网上所说的打狗、电击等极端虐待方式。
心理说完,后面才是生理问题。在唐欢看来,一切训练,或者说改造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健康的前提下,比如应激、皮肤病等,那就要先解决生理问题,继而影响行为。
这是她的理论支撑。
“就没有天生的坏狗吗?这种狗教不好怎么办?”
唐欢看着下面明显挑事的学生蹙了蹙眉,但很快舒展。她的身高在北方没什么优势,看起来软弱可欺,可不代表她性格就如此。
唐欢什么是坏狗,是护食吗,领地意识,还是说咬人?
她锐利的目光一错不错地直视着那位学生,仿佛早就预判到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并且有了应对的话术,只等他开口,就能狠狠反击。
甚至周围的同学,也都面朝着他等他发言,没有人在看唐欢,也就注意不到她有多凶。
那名学生最终什么也没说。
唐欢对动物而言是没有什么好与坏的,狗的行为取决于你,你想让它表现出什么样子,或者说是你给它制定的规则是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
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并不是故意讲哲学。她解释得清楚明白,在座的都是大学生,并不难理解。而她讲完之后,仍旧是紧紧锁定着挑衅的学生。
唐欢如果非要说它是一只坏狗,那只能说这就是主人希望看到的,即使不是,那也是他潜意识就这么干的。
唐欢所以我的答案是,没有坏狗,只有坏人。
底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而那名学生,眼见着挑事失败,竟然坐都不坐,直接从后门离开了。
其余人开始陆续向唐欢提一些自己遇到的问题。
有一个妹妹,是唐欢印象比较深刻的,整齐的刘海,扎着一丝不苟的马尾,还戴了一副眼镜,俨然一个勤奋好学的乖乖女形象。
她说自己救过好几只流浪猫狗,都领养出去了,只留了一只在身边。狗狗有轻微的牙结石,但她一直不能好好地给它刷牙,现在已经有变严重的趋势。她不知道怎么办,问唐欢有没有好办法。
唐欢吃狗粮的狗就是容易有牙结石,没办法,除非吃完每天刷。但已经有牙结石的是刷不掉的,只能维持目前状况。
她先科普了一下牙结石这个东西。
其实可以做超声波洁牙的,但需要全麻,风险比较高,她不建议。而且在座都是学生,经济上来说也没有必要。
作为资深训犬师,她怎么可能没有点别的办法呢?
唐欢刷牙这个动作会让它没安全感。训练躺倒不动,就可以刷牙了。
不止是躺,只要有一个目标性的动作可以让狗狗保持姿势,对于狗狗来说完成度就会提高。但是躺着效果是最好的,能躺不趴,能趴不坐,能坐不站。
唐欢把具体的一套训练理论又讲了讲。当然,她始终强调有用的不是方法,而是背后的逻辑。
唐欢什么是逻辑,就是你要明白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让它躺它就躺,而是让它明白和我是一个整体,人是主导,不是它想干嘛就干嘛。
这似乎理解起来有些难度,那姑娘一双眼睛茫然地眨了眨,突然睁大,好奇地歪着头问她:
“那可以用食物来诱导它吗?”
这个点子是她刚想起来的,就是听了唐欢前面举那些例子。从她亢奋的表情中,不难看出她对自己的这个想法充满信心,并且为此骄傲。
可惜,唐欢还是不建议。
这个就涉及到她刚才讲的正向训练中的奖励机制。
唐欢我发现有一个现象就是,90%的人喜欢预支奖励。但我从来不先把奖励拿出来。
她不主张让大家在训练过程中太把奖励突出,是因为这样容易把人为主导,变为食物为主导,本末倒置,违背了训练的初衷。
但是时间有限,她没有办法细说。倒是同学们被她这套理论吸引,你一句我一句地争执起来,将一场公益讲座变为了辩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