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丹青渡
本书标签: 古代  双男主  悬疑探案 

第九章:暗室微光

丹青渡

孔雀石青。

这三个字如同带着倒钩的芒刺,深深扎进谢渡沧的心头。前朝画圣、《江山雪霁图》、谢家灭门、瀚云斋命案……这些原本看似离散的点,被这一抹幽邃的墨绿色强行串联起来,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悸的轮廓。

他强压下立刻去查阅所有与前朝画圣、宫廷用料相关卷宗的冲动。周大人刚刚对他略有青眼,此刻若行为突兀,必引猜疑。他需要更谨慎,更需要一个合理的契机。

接下来的几日,他依旧专注于瀚云斋案子的文书工作,将现场记录、证物清单(隐去了孔雀石青的具体来源,只记为“未知绿色矿物碎屑”)、以及自己的分析完善归档。

同时,他整理旧卷宗时,开始有意识地留意任何提及“颜料”、“西域贡品”、“前朝画院”或特定矿物名称的记录,动作隐蔽而自然。

他发现,大理寺的卷宗浩如烟海,但涉及宫廷用度、前朝旧事的核心档案,并非他这样一个新晋评事能够随意接触的。它们被存放在更深处,有着更严格的调阅规矩。

这日散值前,寺丞周大人竟亲自来到了偏厅。他没有看那些堆积如山的旧档,而是径直走向谢渡沧的书案。

“谢评事,瀚云斋的案录我看过了。”周大人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尤其是对贼人目标的推断,与京兆府后续搜查到的线索吻合——仓库确有一个暗格被开启,里面空无一物。”

谢渡沧起身,垂首恭立:“大人过誉,下官只是据实记录,略作推测。”

周大人摆了摆手,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忽然话锋一转:“你整理这些旧卷宗,也有些时日了。可觉得枯燥?”

谢渡沧心中微凛,谨慎答道:“回大人,卷宗虽是旧事,却如明镜,可鉴兴衰,可知得失。下官不敢言枯燥,只觉学识浅薄,需时时揣摩学习。”

周大人似乎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微微颔首:“嗯,不骄不躁,沉得下心,是好事。”

他顿了顿,状似无意地道,“近日,御史台那边转来一桩陈年旧案,涉及一批前朝末年自内库流出的珍玩,其中似有书画一类。卷帙繁杂,需要个细心人重新梳理脉络。你既对旧案梳理颇有心得,明日便到东厢丙字库房报到,协助整理此案卷宗吧。”

东厢丙字库房!那里存放的,正是谢渡沧一直难以触及的、涉及宫廷和前朝事务的密级更高的档案!

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了一下,谢渡沧面上却不敢有丝毫显露,只是恭敬地应道:“是,下官遵命。”

周大人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偏厅内重新恢复了安静,但谢渡沧却能感觉到,身后那几位一直麻木的同僚,此刻投来的目光中,掺杂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惊讶,有探究,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他慢慢坐回位置,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这绝非偶然。

周大人为何突然将他调去接触如此敏感的卷宗?

是因为瀚云斋案中展现的能力获得了信任?

还是……另有用意?

是一种试探吗?

看他是否会迫不及待地去查找与自家相关的信息?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他无法拒绝,也必须抓住的机会。龙潭虎穴,也要闯上一闯。

当晚,他将此事告知了白鹤。

“东厢丙字库房,守卫更严,内外传递消息几乎不可能。”白鹤立刻指出了关键,“公子需万事小心。”

“我明白。”谢渡沧点头,“你在外,留意周大人以及任何可能与‘孔雀石青’、前朝画作相关的动向。尤其是……看看是否有其他人,也在暗中关注此类消息。”

次日,谢渡沧准时来到东厢丙字库房。这里比偏厅更加安静肃穆,空气中弥漫着防虫药草和旧纸特有的混合气味。负责管理此处的是个面无表情的老宦官,查验过他的腰牌和文书后,才默许他进入。

指给他的案卷堆在库房一角,数量不少,封皮上标注着“泰和年间内库流失案”。泰和,正是前朝最后一个年号。

他深吸一口气,摒除杂念,如同最虔诚的信徒,开始翻阅这些尘封的秘辛。

卷宗里详细记录了一批在前朝末年动荡中,自宫廷内库遗失的珍宝清单,包括玉器、瓷器、金银器以及……书画。

清单罗列细致,其中赫然包括多幅前朝画圣的作品,而《江山雪霁图》的名字,赫然在列!

记录显示,此画在城破前夜于内库登记在册,后混乱中不知所踪。

他的目光死死盯住那几个字,呼吸几乎停滞。

谢家珍藏的《江山雪霁图》,竟源自前朝内库!是祖父当年机缘巧合购得?还是……通过其他不为人知的途径?

继续往下看,卷宗后附有大理寺当年对此案的一些追查记录,但大多语焉不详,线索寥寥,最终成了悬案。似乎当时的追查,受到了某种无形的阻力。

他的指尖拂过那些模糊的记录,仿佛能感受到记录者当年的无奈与隐晦。

就在他全神贯注之际,库房门口光线一暗。

谢渡沧警觉地抬头,只见周大人不知何时站在那里,正静静地看着他,目光深邃,难以捉摸。

“谢评事,”周大人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库房里显得有些低沉,“可有什么发现?”

上一章 第八章:鹤影寻踪 丹青渡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章:青鳞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