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12岁双胞胎的饮食都是定制化的,营养棒包装印着二维码,扫描后显示:"当前肌肉疲劳度62%,建议补充BCAA+电解质的蓝莓味款"。
梁靖崑看着自己手里食堂发的统一配餐香蕉,突然觉得不香了。
"知道差距在哪了吗?"木鸾归问少年们。
孩子们齐声回答:"缺乏实战经验!"
"错,"木鸾归指向王楚钦汗湿的后背,"你们缺的是把每个球当最后一球打的拼命精神。"
看着少年们享用完智能餐食继续训练,国家队成员们集体陷入沉默。
王楚钦突然用毛巾盖住脸:"我突然理解老红军看见美械师的心情了。"
孙颖莎戳着盘里的水煮鸡胸:"他们儿童餐都有低温慢煮三文鱼..."
马龙则若有所思:"那个神经反馈训练仪,其实对老将康复很有用。"
最破防的是梁靖崑——他看见12岁小姑娘从包里拿出和自己同款的定制球拍,但人家是俱乐部免费配发的。
"鸾归,"他哭丧着脸,"我现在改年龄还来得及吗?"
木鸾归冷笑:"你先打赢李锐再说,刚才第二局差点翻车。"
傍晚总结会上,孩子们显然被现实教育了:
李锐沮丧地复盘:"我的战术数据库完全跟不上王楚钦哥哥的临场变化。"
陈小雨揉着酸疼的肩膀:"孙颖莎姐姐的爆发力根本不是数据能模拟的。"
双胞胎兄弟更直接:"我们像带着攻略打BOSS,结果BOSS会自己改程序。"
木鸾归终于露出笑容:"记住今天的感觉。顶级设备能给你们翅膀,但能不能飞过沧海,得靠自己长出骨头。"
她随手调出数据对比图——国家队成员的平均肌肉激活强度比少年们高出47%。
"这就是用汗水浇灌的野性,"她指着屏幕上王楚钦狰狞的击球表情,"人工智能永远教不会你们这种拼命的表情。"
离别时,少年们突然齐刷刷向国家队鞠躬:"谢谢前辈们指点!"
王楚钦反而不好意思了:"那什么...以后常来啊,带你们吃食堂小灶。"
孙颖莎偷偷塞给陈小雨一包零食:"姐姐藏的低脂饼干,比你们营养棒好吃。"
最暖心的是马龙,他给每个孩子写了张卡片:"十年后来这里,到时候我给你们当教练。"
看着大巴车远去,梁靖崑突然感叹:"突然觉得咱们破旧训练馆也挺好。"
刘国梁悠悠道:"因为这里长得出冠军,不是精密仪器。"
木鸾归挑眉:"教练,您这是说我的基地培养机器人都市传说?"
"哪能,"刘国梁笑,"是说你给老虎插上翅膀,但别忘了老虎得自己学会咬人。"
深夜,木鸾归收到少年们的总结报告:
李锐:"今天明白真正的冠军是用伤疤堆出来的。"
陈小雨:"我要把孙颖莎姐姐的吼声设成起床铃声。"
双胞胎:"我们申请每周来国家队挨揍一次!"
木鸾归笑着关掉平板,对助理说:"下次带他们去看梁靖崑练到吐的样子。"